肥前國位於九州西北部。
這裡長期處於混亂狀態,直到龍造寺家崛起之後才有了統一之勢。
但即便是龍造寺家也僅僅控製了肥前的部分地區,在肥前西北角的鬆浦氏和西南部的有馬氏依舊是獨立的大名。
而隨著龍造寺家轉封之後,接管龍造寺家領地的是從奧州來的大崎氏。
相較於此前龍造寺家的統治地位,現在的肥前國處於四家分治的局麵,共有鬆浦、大崎、有馬、鍋島四家大名。
肥前國的一揆爆發在有馬家的領地島原半島,也就是曆史上“天草之亂”爆發的地區。
與九州其他地區相比,島原半島上有濃厚的基督教氛圍,大名有馬氏便信奉基督教。
上行下效,所以整個島原地區的基督教信眾非常多。
基於這種情況,本地佛教徒的待遇就遠遠不如基督教徒了,所以這裡長期存在宗教紛爭。
當一揆全麵爆發之後,作為基督教興盛的島原地區便很快以席卷之勢控製了島原半島。
但因為島原地區獨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雖然聲勢浩大,但是想要進入九州腹地也不容易。
隻要扼守住島原城,那麼一揆便隻能在島原地區作亂,無法滲透進九州腹地威脅九州府的安全。
島原城正是有馬氏的居城。
原本大友宗麟下達的命令是讓有馬氏在島原城籠城,防止一揆勢北上。
有馬家確實也做得很好,雖然無法擊退來犯的一揆勢,但也能做到力保城池不失。
然而意外很快就發生了,有馬氏內部出現了問題。
有馬氏是藤原氏流,到了有馬晴純時期建立了全勝版圖,巔峰時期控製了五個郡的領地。
當時島原地區還有倆家實力強勁的國人眾,一個是西鄉氏另外一個是大村家。
有馬晴純擊敗大村氏之後,為了吞並大村氏的領地便將自己的次子過繼到了大村氏繼任家督,是為大村純忠。
西鄉氏也是島原地區的有力國人眾,因為沒有子嗣,所以有馬晴純將弟弟過繼到了西鄉氏,使西鄉氏逐漸家臣化。
因為有馬晴純的影響,所以大村純忠是個標準的基督教徒。
本來這也沒什麼,但偏偏和大村氏領地相鄰的西鄉氏的家督西鄉純堯是個忠誠的佛教徒。
西鄉氏修建的諫早天佑寺,是島原地區最大的佛教寺院,也就是今天的諫早神社。
所以雖然西鄉純堯和大村純忠算是堂兄弟,但因為信仰不同,倆家的關係一直緊張。
西鄉純堯不光看不慣大村純忠,連家督有馬晴純和有馬義貞也看不上,多次勸諫有馬家重新皈依佛教。
當島原地區的一揆爆發之後,大村氏領內的基督教徒便趁機攻入了西鄉氏領內,四處焚燒佛教寺院。
西鄉氏領內的佛教徒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也展開了還擊,也爆發了一揆。
麵對這種局勢,西鄉純堯本來寄希望於家督有馬義貞。
但是一個是親弟弟,一個是堂兄弟,有馬義貞肯定站在大村純忠一邊。
但是西鄉氏畢竟是有力家臣,有馬義貞也不敢直接無視西鄉純堯,於是乾脆和起了稀泥。
這個舉動直接導致西鄉純堯和大村純忠倆邊都不滿意。
西鄉純堯覺得,你有馬義貞作為家督,麵對領內的一揆居然不能保證家臣的利益。
而大村純忠則認為,咱倆都是基督徒,你居然不幫我?
西鄉純堯本就不喜大村純忠信仰基督教一事,對整個有馬家領內鼓勵基督教的政策也非常不滿,所以乾脆反了。
於是搞笑的一幕發生了,在西鄉純堯的乾涉下,原本互相看不順眼的佛教徒和基督徒居然開始一起攻打有馬家了。
在西鄉純堯的配合下,西鄉氏的足輕在島原城內發動叛亂,裡應外合之下直接將島原城攻破,有馬義貞戰敗被殺。
大村純忠和西鄉純堯瓜分了有馬氏的領地。
隨後,倆家分彆進軍,大村純忠朝博多港進發,而西鄉純堯則向北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