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這些毫無功德之力、香火之力的供奉,又哪裡護得了平安,保得了富貴?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
換得財富濟空門,尚有菩薩護平安。
非他瞧不起佛門,實在是假僧太多,真佛難現。
偌大寺院,處處都是銅臭味,貪嗔癡慢疑,五毒俱全。
這等景象,如何能修來佛力?
若是法照大師來這兒,哪怕他佛法精深,說不得也會被打為沽名釣譽之輩,詆毀之詞如潮水般湧來。
假和尚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廟中出了個真大師。
劣幣驅逐良幣,不外如是。
正如我們所能看到的,真正有慈悲心有佛心的行者,都在一步步丈量國土,以身行踐,著舊衣,沿路行善事,結善緣。
反之,那些身披錦繡,紅綢金絲的大師,各個腦滿腸肥,出入高端商務會所,手戴名表,豪車出行,對於他們來講,和尚不過是一個身份一個職業。
或許正是因為這般做派,佛祖才不會投下哪怕一瞥,去看這群名為禮佛,實則供奉功名利祿的寺廟。
烏煙瘴氣,妖僧阿魯渾都看不下去。
也沒什麼好批評,或是失望的,袁穹轉身換了下一個地方。
禪宗之所以能有今日之盛大,遍地開花之格局,也都是因為其積極迎合信徒變化,擁抱時代發展得來的。
再加上本來就是和平盛世,精神無處寄托的凡人,自然會更加看重功名利祿等俗物,而佛教又是自古出了名的能斂財,兩相結合之下,就演化為了今日的樣子。
但你要說道教下的各道觀就很好嗎?
也不見得。
相比於寺廟的宏大寬廣,袁穹來的這間道觀就要小的很多,但該供的一樣都供齊了。
他思來想去,還是花十塊錢買了一盒香,隨後他點火焚香,站在道觀中央處,施禮拜向四周。
香火嫋嫋,直上雲霄
如同一根筆直的天柱。
這等奇觀,吸引了不少旅客駐足圍觀,他們隻覺得這年輕人專業有氣質,比起道觀內值班的閒散道士,更加像一個道士。
就在有人準備舉起手機拍照留念時,袁穹一個閃身,剛巧錯過相機位,將手中長香插入大香爐中,就往後殿走去。
後殿有個求簽的地方。
求簽免費,解簽十塊。
這價格,相對於旅遊區來說,不算貴。
反正來都來了,不妨也上前去湊個熱鬨。
小排一會隊,輪到自己了。
麵前道士也是個有些歲數的,整個人看起來偏瘦,留個山羊胡子,戴著圓片眼鏡,手中握著手機連著塊大號充電寶,看樣子似乎是在搞直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