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
如今的洛水位於陽山郡管轄。
至於為何叫陽山郡?
那就得從綿延不絕的陽山山脈說起了。
而此地也並無什麼正規官府管轄。
全由青萍道宗治理。
可以說這裡的修仙產業發達,大小宗門有數十之多。
百姓們稱不上安居樂業,至少沒有多少性命之憂,隻是生活過得苦了點,需要繳納的賦稅多,畢竟頭頂上還得供養仙門。
倒是在這條洛水之上打魚捕撈,不需要繳納多少歲錢,也沒有那麼多規矩,不竭澤而漁就好,平日裡水族妖獸也不會過分欺壓沿岸漁民,算得上是福澤一方。
而且那些大小仙門也不敢對這洛水漁民過多苛責,畢竟水脈一事,由洛水龍君管轄治理,龍君的話就是聖旨,不容許任何一方質疑。
所以造就了此地漁獵產業的發達,稱呼一句魚米之鄉,並不為過。
由此也衍生出諸多慶典儀式,就像每年開漁捕撈季,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持續一周之久。
沿岸漁民有一個算一個,不管大小,不論男女,都會去離自己最近的龍王廟上香祭拜,供奉龍君。
而每二百裡就會有一座大廟,其中廟祝多為化作人形的水族代管,它們引導著祭祀慶典,與民同樂。
不過這些龍王廟說來也奇怪,非是那種傳統的龍頭人身之龍君,反倒是一位麵容不甚清晰,但也顯得很是秀氣稚嫩的龍女。
被尊稱為洛水娘娘。
今日。
正是一年一度的冬捕節。
按照此地習俗,冬捕節會持續三天,第一天祭龍君娘娘,第二天清晨下網,中午捕撈,第三天封口,繼續祭祀娘娘,感謝龍君慷慨。
而冬捕節之後的七天,便是新年了。
可以說這冬捕節,是洛水沿岸漁民一年中很重要的大節之一,一個好收成,就意味著過一個肥年。
漁民們一早就盛裝出席,祭祀天地,祭祀龍君,祈禱豐收。
大小廟會沿著洛水河一路蜿蜒,唱戲的,雜耍的,擺攤的,賣藝的,統統圍繞著龍王廟周邊進行,張燈結彩,披紅掛綠,爆竹聲也絡繹不絕。
這裡的爆竹並不是鞭炮,而是將竹子節投入火中,發出的劈啪之聲,也是爆竹一詞的由來。
冀望依舊是那副翩翩佳公子的打扮,愜意的行走於歡快的人群之中,眼中羨慕之意,濃的都快冒出水來。
尤其是看到在廟祝引領之下的萬民朝拜,更是哈喇子都流出來了。
他是蛟龍,要是能得此殊榮,怕不是能立地化龍。
隻可惜,這些東西都不是給他準備的。
全都是自己姨母傲洛的。
可龍比龍,是真沒法比,姨母不稀罕,自己得不著,想要這等盛景,就隻能靠自己雙手。
然後他就想到了自己命中貴人袁穹……
這洛水啊,這些年被治理的風調雨順,罕有洪澇災害,基本上都是沿途惠民,僅僅有過幾次漲水,淹沒村莊城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