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老王問道:“老王,上次客人送的莊子,你去看過了嗎?”
老王聞言,臉色不由多了幾分暗沉,沉聲說道:“老漢就是剛從莊子上回來,少爺啊,咱被坑了,那處莊子的莊戶,大半都是軍陣上下來的老卒!”
“老卒?”方靜之眉頭微微一皺。
這年代,上陣殺敵是常態,更何況是藍玉給的莊子,必然是有老卒的。
“既然是老卒,那應該更好啊,起碼不用擔心莊子的安危了,怎麼還被坑了呢!”方靜之說道。
老王頭搖搖頭:“少爺有所不知啊,那這些老卒啊,個個身上帶著傷,不是胳膊不行了,就是腿不行了,看的老漢……”
一時間,老王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從方靜之的利益來說,莊子的收入,主要來自耕種,而這些老卒,除了殺人的本事,種地自然是比不過那些佃戶,而且個個帶傷,將地交給他們,顯然不如交給其他佃戶合適,把莊子上的地交給他們,顯然就是一筆虧本的買賣。
可要老王說出將這些老卒趕走的話,他也說不出來。
都是軍陣上下來的,雖屬不同派彆,但是卻十分能夠理解這些人。
他已經了解過了,這其中很多老卒,都是孤身一人,若是真的把他們趕出莊子,依著這些人的自尊,自然是不會找他們的上官的,多半會找個地方,淒慘度過餘生。
又或者像自己當初一樣,被活活的餓死。
想到這些人的慘狀,老王不由得把目光看向方靜之,眼神中滿是渴望。
方靜之討厭政客,政客都是一些黑了心腸的人,比如老朱,比如李善長,胡惟庸。但對這些保家衛國的武人們,卻是發自內心的敬佩。
原因很簡單,他貪生怕死。
若此刻的大明是大宋,元人打了進來。
他才不會去跟元人拔刀子拚命,就算是不去給元人們帶路,也是找個地方躲起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他方大少爺,向來隻打順風局。
但這並不妨礙,他喜歡這些勇敢拿起刀槍跟侵略者拚命的人。
抬頭看了一眼焦躁不安的老王,方靜之微微笑了笑。
“他們還願意乾活嗎?”
老王麵露喜色,知曉了少爺的意思,趕忙回道:“願意,願意啊,他們可願意乾活了,就是乾起活來不如那些身體全乎的乾的利索,可決沒有一個人偷懶,都是掙著搶著伺候地裡的莊稼!”
“少爺啊,老漢了解這些人,他們有自尊著呢,個個心裡存著一口氣,想要證明自己,即便是殘了,也不比那些個手腳全乎的差!”
說到這裡,老王不禁感慨。
最了解武人的,還是他這樣曾經上過戰場的武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