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懂得知恩圖報,皇家不能不懂。
如此樸實無華的道理,馬皇後是真的在認真的遵守著。
讓皇孫磕頭,你放到其他朝代,便是親叔叔,恐怕也不可能啊!
方靜之抬頭看去,馬皇後穿著樸實無華,但隱隱他好像看到馬皇後的周邊,竟然圍繞著一道光。
那是……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方靜之坦然接受了的小小朱的跪禮。
不過,剛要扶起小小朱,卻又被朱標攔住了。
“父皇,母後,兒臣有個主意。”朱標。
馬皇後老朱方靜之,同時不解的看向朱標。
朱標笑道:“父皇母後不是一直在煩惱雄英的教育問題嘛,如今又出了這檔子事,想必父皇對那些儒生的觀感更差。”
“兒臣有個主意,索性,就讓雄英拜了靜之做師父吧!”
“正所謂親上加親,靜之這小子雖然看著不靠譜,但是滿肚子的學問,咱們老朱家不可不學啊!”
馬皇後聞言,不禁連連點頭:“哈哈哈,太子說的好啊,靜之的學問,涵蓋眾多,又是火藥,又是農學的,都是一些實用的學問,也算是一個雜學家了,咱們朱家是窮苦出身,可萬萬不能忘本。”
“陛下,臣妾覺得,作為一名皇帝,如果隻懂得治理國家,卻不懂得農耕之學,這也不好,這個拜師,太子說的好,說的對啊!”
老朱仔細思量著朱標的話,對於如何教育小小朱,他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論的。
就連大本堂裡的那些先生,都是自己親自挑選。
即便如此,也還是不放心,要把小小朱放到自己的身邊教導。
可見老朱是多麼的用心。
可是人無完人,方靜之的那些奇怪學問,也是讓老朱大開眼界的。
這樣的學問,雖然不能治國,但是對發展民生,卻是有絕對的好處。
皇帝可以不精通,但是卻不能不懂。
老朱也不希望,大明的皇帝,是一個隻懂得帝王之術,卻不懂得民生的家夥。
方靜之也就是不知道老朱在想什麼。
若是知道,他肯定會告訴老朱一句。
你們老朱家的子孫,除了當皇帝不怎麼好,其他的玩的那叫一個溜好吧!
老朱凝視方靜之,緩緩說道:“小子,能擔的起來嗎!”
“皇孫的老師,可不是那麼好當的。”
方靜之聳聳肩,老實說,他倒是有這個心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