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如此急著讓他們去推廣紅薯。
朝廷幾千萬張嘴嗷嗷待哺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書院真的沒有東西可以交了。
農業,建築學,化學,數學等等……
這些新式學科還處在萌芽階段,需要研究的學問還有很多很多。
方靜在決定,就在這個冬天。
自己也要編纂一本教材出來。
彆的不懂也不會,但是數學這個東西,自己勉強還是可以的。
微積分不會,難道一元二次方程自己還解不出來嗎!
結果就是,他還真的解不出來。
於是乎,隻能轉行寫彆的。
方靜之要寫書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老朱的耳朵裡。
這段時間,作為老朱貼身大太監的吳吉祥,那是隔三差五就要來看看。
說是奉旨來的,特意來看看書寫的怎麼樣了!
方靜之也是一臉的懵逼,他就是想寫個教材出來。
怎麼傳著傳著就成了寫書了。
不僅僅是三個即將過門的小媳婦過來問了,至於三位老丈人,那更是來的勤快。
按照藍玉的說法,無論是他,還是沐英李文忠,再加上老湯和。
那都是滿肚子學問的兵法大家,乾脆方靜之就寫兵法得了。
至於老朱一家子就更彆說了。
在他們一家人的眼中,方靜之這小子是真的有學問的。
他要做的書,那肯定是大作。
馬皇後就因為怕有人打擾方靜之,甚至親自派遣了兩名大內禁衛過來看門。
就怕藍玉幾個天天來喝酒,打擾到了方靜之。
終於,就在一個月之後,洪武十二年的第一場雪落下的時候,方靜之終於出門溜達了。
一下子,整個南京城的勳貴文人圈子都震動了。
引鳳侯,南方孔氏儒學的小師弟,無數讀書人的小祖宗。
這兩個身份,想要不引起轟動也不可能。
方靜之出門以後,直接就去了鐘山縣。
如今的鐘山可不僅僅是大明的一個縣,更是未來大明的學術中心,工業中心。
未來,方靜之是真的打算將這裡建造成一個工業城市的。
至於鐘山,這個老朱選定的陵寢所在,簡直就是書院最好的所在地。
有這麼一群正處在熱血期的少年做護衛,彆說是盜墓賊了,就是小小朱未來想挖了老朱的墳包子都要挨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