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他的人是真多。
錢信是國內票房保持者,也拿到了金棕櫚。
無論是獎項還是票房,都是國內最頂級的。
他的電影也絕對是最頂級的資源,是每個演員爭搶的目標。
目前錢信的電影很少公開,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熟悉的演員。
這次應該是會公開選角,就和當初的《不要回答》一樣。
越大的製作,在宣傳前期越是要做足。
甚至在還沒有立項之前,已經把觀眾的期待被吊起來了。
科幻災難片。
結合科幻和災難的電影,那特效絕對是給足了。
是要進入電影院的大電影。
至於這類電影的劇本,基本上沒什麼特彆的,人家看的是特效。
錢信也在弱化劇本方麵,不過還是要把劇本完全做出來。
幾十家投資方找上門,最讓錢信無語的還有工行。
“不是,你們銀行也會投資電影嗎?”錢信對自己的合作夥伴笑道。
“隻要是能賺錢的項目,銀行都會投資。”負責人笑道。
“算了算了,風險太大,不能帶上你們。”錢信並沒有當回事,對方也許隻是說說而已。
對方也沒有再提,隻是和錢信聊了一下投資的方向和接下來的資金調動。
“錢導有沒有興趣接受融資。”工行的負責人露出了獠牙。
“你們要投資我哪家公司?”錢信問道。
“錢多多。”工行的負責人正色道。
錢多多現在投資的企業太多了,而且很多工行在經過分析之後覺得錢信的投資眼光非常獨特,幾乎都是未來的製造業,很多甚至短期內看不出來,但是長期來看,具有很大的市場。
就比如無人機公司,電動汽車公司,電池製造公司都是實體的,錢信的目光讓他們注意到這些公司,他們深入調查後發現公司的潛力很大。
工行也在嘗試接觸這些公司,在工行內部,他們更想要的是錢多多這家公司,如果能入資這家公司,等於是間接參與融資。
錢信知道自己的投資行為是通過人家銀行,自然是瞞不過,隻是沒想到堂堂工行居然會對他的這家小企業感興趣。
“我的那家公司有多少錢工行是清楚的,我想問一下工行能拿出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