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也沒看到過自己的丈夫,兩人在沒有見麵的情況下,成為了夫妻,這種無所適從,突如其來的婚姻,讓兩人都處於迷茫狀態。
鏡頭下的兩個人表現非常好,演比不演的好,演的不好效果更好。
尤其是張頌紋,早年離開家鄉,在外上學,他哪裡認識這些人,叫不出來名字的那種尷尬,更是體現在他的眼神那種淚汪汪,寫在臉上的尷尬。
兩場戲,發生在兩戶人家,其實距離並不遠,但是兩個鏡頭全部是一鏡到底。
為了這場戲,錢信特意從中影借了一套設備出來,兩套設備同時拉片。
最後把兩條線合在一起,錢信會把兩個攝影的畫麵最後做一個合並處理,相當於把兩部電影合在一起的拍攝手法。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大膽的嘗試,一個大熒幕,同時出現兩個畫麵,喜慶的氛圍中,兩個無所適從的新人,即將要結婚。
無論是電影中出現一些錯誤,錢信都沒有修改,也沒有喊停,完完整整的一鏡到底,而且還是群像,哪怕是笑場在這種歡喜的場景中也不會覺得突兀。
當兩個人合在一起,兩塊熒幕變成一塊的時候,素未謀麵的兩人成為了夫妻。
新婚之夜,阮濤無法接受,和父母爆發了矛盾,當他看到沈秋的時候,卻發現,對方很美麗。
男人哪有不好色的。
阮濤逐漸的喜歡上了對方,沈秋也喜歡阮濤這個才子。
他們的民族是有紋麵的習俗,女性在結婚之後,要在臉上用荊棘刺,刺上一個個血印,然後塗抹草木灰。
或許在古代是一種身份的象征,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像是一種對女性的奴役。
又或者說好聽點,是為了讓女性變得更醜,麵對山賊的時候女性可以免受山賊的迫害。
具體怎麼想就留給觀眾了。
結婚後的沈秋按理來說是要接受紋麵。
阮濤不同意,他覺得那是封建糟粕,現在已經是民國時期了,不應該有這種風俗。
在阮濤的堅持下,沈秋沒有進行紋麵,依舊是那麼美麗。
而阮濤收到了信件,他要入伍了,他是軍校畢業的,在畢業後已經是一名小軍官。
接到上級命令,要入緬作戰。
沈秋留在家中等待她回來,一年沒有回來,兩年沒有回來,村裡的人說閒話,小混混們覬覦她。
就連山賊都聽說了她的美貌,惦記上了她。
而沈秋的家人覺得阮濤戰死了,希望沈秋另嫁他人。
沈秋卻做出了一個決定,她去紋麵了。
為了等待自己的男人,為了免受其他困擾,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已婚女人才有的紋麵,在自己的臉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刺青。
“就算他不要我,我也要等他回來,我沈秋是他的女人,一輩子都是……”
沈秋的紋麵讓她少了很多麻煩,同樣的一個人生活的她非常困苦,每天除了下田之外,就坐在村口等待,她一直在等待自己的丈夫歸來。
這一等,就是七十年。
直到在國外工地上挖到了一片墓地,墓碑上麵有阮濤的名字。
而村口,已經是一位九十多歲,滿臉刺青的老婦人。
喜歡重回華娛2003,我是七代導演請大家收藏:重回華娛2003,我是七代導演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