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導的特效公司目前運營情況怎麼樣?”主持人問道。
“很好啊,最近這幾天有點熱鬨而已。”錢信笑了笑。
“我也聽說過了,是因為wto的關係嗎?”主持人笑道。
“我也不清楚,不過十年過去,應該有新的規定。”錢信道。
01年加入wto後,國外的電影進入國內的市場,那時候看到了什麼叫做商業片。
市場其實也不是《英雄》刺激才做起來,而是為了應對國外進來的電影。
國內的領導們嗅覺敏銳,知道發展商業電影,於是中影帶頭,加上港城的資本一起砸錢,把張一謀推出來拍攝了《英雄》。
從那時候開始,就已經在借助放進來的鯰魚,刺激國內市場。
韓三坪也是狠。
每年最低二十部進口電影,就二十部,一部也不會多。
國產電影設置保護月,在保護期間不準其他國家電影上映。
兩項措施下來,對於國內的電影市場自然是好處很多。
看著這塊蛋糕日漸增大的西方怎麼可能會放棄,他們自然是想進來吃一大口。
十年的合約到期,立馬發起訴訟,要求提高進口片,要求開放保護月。
對方也有卡脖子的手段,那就是電影設備和電影技術。
國內目前擁有最好設備和最全技術的公司就一家。
錢信的金錢眼。
這不,立馬成為了香餑餑,不用等《地火》上映了,現在全部都在盯著這家特效公司。
要是這家公司上市,按照市場對股市的期待值來說,現在估計能吃一兩個漲停。
結束采訪,凱哥導演道:“你那家特效公司還缺資金嗎?”
“陳導也有興趣?”
“不是我,是有人讓我問一下。”
“目前沒有,當然,我也有興趣做大。”
你一直吃彆人的肉,也要丟一塊骨頭出去,吃獨食是沒有朋友的。
自己有華億,旺達,光線這些公司的股份,人家就對他的公司沒想法。
錢信的公司屬於中小型,就三個演員,一個導演。
業務範圍全靠錢信的電影,以及三個演員的通告產出。
他們對錢而有信的興趣不是特彆大,但是對金錢眼的興趣就大多了,這家公司目前關乎國內的電影特效市場。
之前有國外的渠道,彆人不會在乎,現在卡脖子一出現,金錢眼成為國內唯一一個有完整特效設備的公司,不就成為香餑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