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拿著一根棍子扒拉火苗,卡皮巴拉也好奇,伸長了脖子,錢信也給他遞了一根棍子,他接了過去。
“想玩就玩。”錢信對他笑了笑。
卡皮巴拉也開始扒拉火苗。
在古代,家庭所需的消費品中排在第一的是柴。
柴米油鹽醬醋茶,到了茶的時候,已經是生活好了,有了條件了才能喝得起茶。
柴比米還重要,以前的人會說,古代的怎麼怎麼好,沒有吃的去山上。
真見過幾十年前的山就明白,山上根本沒有樹,在饑荒年代,人們吃的都是樹皮、草根。
燒火做飯,柴才是百姓家中的必備物資,山上哪有什麼樹,有點柴火都會被撿回家。
錢信小時候也這樣玩過,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了。
難得小朋友想玩,家裡也正好有,生活條件是真的好。
而那些說古代好的,看看現在所謂的傷感文學,哪個年輕人喜歡了,八零後都沒有體驗過那段傷感歲月。
他們去體驗了幾年就回來傷感上了,而真正苦的人可不是他們,這也是為什麼錢信特彆討厭那個年代過來的所謂文學家。
一個不寫哪些年會死,越是成長起來就越是發現真的有必要,那段歲月的教育不公太明顯了。
錢信家裡肯定是沒問題,但是普通的百姓家裡呢?
所以停掉了是好事。
看著燃燒的火焰,錢信也能安靜下來想著一些問題,似乎把其他的注意力都轉移了。
“難怪那麼多中年男人喜歡釣魚。”錢信看了一會後歎了口氣道。
田甜抬頭看向錢信:“你也想去釣魚嗎?”
“沒有,我還沒到那個時候,我是說注意力的問題,成年人的腦子裡有太多的無奈,一簇小小的火苗能讓我剛剛安靜下來,放空大腦,那些釣魚佬看著浮漂也是這樣心無旁騖。”
“我還以為你想學爸爸,沒事去釣魚。”田甜笑道。
錢牧喜歡釣魚,過幾年還喜歡種菜,不過他一直沒有退休,哪怕是到了退休的年紀,也被返聘回去教書。
“怎麼可能沒事,有那個時間,我肯定是更想陪陪你們,等他們都長大了,我們再一起去全世界走走。”錢信伸出手,田甜抓住錢信的手,順勢靠在錢信肩膀上。
兩個拿著燒火棍的小朋友看著爸爸媽媽這樣,嗯,早就習慣了,他們繼續玩他們的。
“今天看了馬榮發的微博,為什麼要那樣呢,王保強一個那麼好的人。”
“人的情感很奇怪的,說不清,道不明,可能本質上就不是什麼好人吧。”
25號晚,馬榮的微博更新,喊話王保強,先是說從去年開始她這個賬號不能登錄,現在終於能登錄,能說話了。
然後是作為一名“年輕但不妄為的母親”,她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聲嘶力竭”的扞衛自己的尊嚴,而是去儘可能的減少對兩個孩子的影響,這是作為一個媽媽的“本能”。
“十年家庭,生兒育女,付出所有,問心無愧!”
錢信看到這十六個字的時候都笑了,不單單是他笑了,網友都笑了。
後麵都是打打感情牌,希望能為了家庭,為了孩子,作為一名父親,思考自己所言所行是否對兒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