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滿石子的路?
還要並行兩輛牛車?
蒼天可鑒,寧江縣百姓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了幾百上千年,也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路啊!
“項夫人,那得花多少銀子啊!”
“銀子的事不用你們操心,本夫人會想辦法。”項溪道,“你們隻需要考慮各村該修多長,怎麼樣讓村裡的人家,儘可能平均地掙到工錢就行了。”
一聽銀子沒問題,村長們自然就放心了。
他們已經領教過項溪的厲害,知道在她瘋狂的表象下,有一顆七竅玲瓏的心。
“但這路不是隨便修修就行了。”項溪道,“我會給你們具體的要求,也會修一段作為樣子,所有的路都必須按照我的要求修。”
第二天上午,項溪帶著十八個村子,還有一大群村民們,來到集鎮外一段鄉間土路上。
雙向兩車道的碎石路,是她最低的要求。
當然對於這個世界的村民來說,應該也足夠用了。
她先讓村民用鋤頭將原本的路麵整平,然後擴寬到四米,並在路的兩邊挖了很深的排水溝。
每隔幾十米,還要在路上開一個溝槽,用石條砌一條涵洞,以便將高處的水穿過馬路流向低的那一側。
排水弄好後,便用牛拉著巨大的石碾子,將路基一遍又一遍地碾壓實在,再鋪一層碎石子、石灰、石粉與黏土的混合物,再碾壓,再鋪,再碾壓……
如此往複,直到路麵變得平整、堅硬,這段路才算大功告成。
所有人都沒見過這樣的路,走在上麵那感覺啊,簡直比青石板還要舒服,牛車就更加平穩了。
就是造價有點高了。
項溪算了個簡單的賬。
二十丈的路,材料就花掉了10兩銀子,合著兩丈就是一兩!
寧江縣各個村通往集鎮的路,加起來至少上百裡,也就是三萬多丈,算下來就要一萬七千兩左右的銀子!
這還隻是材料,人工也不會便宜,怎麼也得大幾千兩!
路上還有很多橋,現在都還沒統計出來,估計最少也得好幾千兩。
所以想把這些路修好,怎麼都要得三萬兩銀子!
大家不由質疑,就為了修點路,花這麼多的銀子,值得嗎?
不如把銀子分了,每家每戶還能得二三兩,都夠建一座房子了。
“現在你們可能會認為不值得,但將來你們就會知道,這簡直太值得了。”項溪道,“所以不用想那麼多,乾就是了!”
村長們開始了修路工程,計劃過年之前怎麼都要完工,而項溪又得想辦法去搞錢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