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皇宮。
皇帝劉艮的書房。
看著柳公公送來的密信,還有桌上幾根蒸得熟透,散發著淡淡香甜氣息的紅薯,劉艮已經多日沒有舒展的眉頭,終於是放鬆了一些。
他拿起筷子,夾了一點紅薯放進嘴裡,頓時感覺一股清甜,這滋味雖然比不上山珍海味,但至少比粗糧好吃太多。
而且柳公公信裡還說,紅薯又名長壽果,多吃能延年益壽。
能不能延年益壽他不在乎,他隻關心紅薯得產量,真的能達到1800斤一畝?
而且根據信裡所說,最高還能達到8000斤?
“朱丞相,這事你怎麼看?”
“回稟陛下,一畝1800斤的產量,微臣屬實沒聽說過。”朱丞相頓了頓道,“一畝8000斤,微臣以為隻能是天方夜譚。”
見他說得這麼直接,劉艮心裡微微有些不悅。
柳公公跟了他幾十年,是宮中的老人了,他相信不會在這種事上欺瞞他。
再說還有個劉礪在那兒呢。
總不能連他最寵愛的兒子,都要聯合外人來騙他吧?
但朱丞相畢竟是丞相,一些麵子還是要給的。
“丞相的意思是,寧江縣的縣令在弄虛作假?”
“不無這種可能。”朱丞相道,“所以微臣懇請陛下,派專人前往寧江縣查驗。如果是真,那將是我大夏之幸事。如果是假,也須讓吏部按照律法懲處。”
劉艮點點頭。
這可是關係到大夏國運的大事,也不得不慎重。
“那讓戶部派人去,與贛洲知府一起,前往寧江縣查看吧。”
“是!”
……
寧江縣豐收的消息,就像一陣颶風,很快便席卷了整個贛洲府。
當然了,在聽說一畝地能產1800斤糧食後,所有人的第一反應便是不相信。
大家祖祖輩輩種地,都種幾千年了,還從來沒聽說過什麼樣的莊稼,能有如此的產量。
特彆是與寧江縣相鄰的幾個縣,大家土地和人口都差不多,也同樣遭遇了乾旱,憑什麼他們縣就隻能顆粒無收,而寧江縣卻能獲得如此大的豐收?
多半是那新來的縣令,為了給自己弄點政績,弄虛作假罷了。
這種事小小地乾乾可以,但是搞得太大,隻怕很快就會被揭穿。
到時候丟了麵子是小事,丟了烏紗帽,那可就好看了。
贛州知府餘天知聽聞此事後,非但沒有驚喜,反而有些惱怒。
寧江縣的劉縣令,那是真沒有眼力,更不懂得怎麼做官。都上任快一年了,竟然還沒來拜(xiao)見(jg)過他這個知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