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侍郎來到大殿,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他在寧江縣所看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
“眾愛卿,為何張侍郎所說,與贛洲知府的奏章不一樣呢?”
麵對劉艮的質問,朱丞相立即回道:“陛下,兩人所說出入如此之大,定然有一人是在說謊。臣以為,應當立即派人前往寧江縣,再做查驗。”
“臣附議。”
在朱丞相的號召下,文武百官幾乎個個都讚同派人再查,這當然是為了將此事拖延一下。
隻要今天不在朝堂上做出定論,那日後可以操作的地方就太多了。比如張侍郎莫名其妙地違反了大夏律例,又或者不小心掉進水井中淹死之類。
就連好多軍方的將領,都站在了朱丞相一邊。
這讓劉艮心裡很是生氣,但又無可奈何。
滿朝文武都是丞相的人啊。
“陛下,”就在劉艮心裡歎氣時,張侍郎又開口說道,“這事臣也覺得應該再查一下。”
眾人微微一愣,這張侍郎是自己找死嗎?
就連劉艮也很奇怪,問道:“張愛卿,這是為何?”
“因為臣也覺得寧江縣做得太好了,”張侍郎道,“不僅糧食產量奇高,臨行前,劉縣令還說要送200萬斤風乾的臘肉,給駐守邊疆的將士們。”
“多少?”
“兩萬一千頭豬,200多萬斤風乾的臘肉。”張侍郎道,“臣覺得這不可能,一個縣怎麼能養出這麼多的豬?所以臣懷疑劉縣令有誇大之嫌。”
雖然都是大官,見過大世麵,可那是兩萬多頭豬做成的臘肉啊!
在這天下普遍缺糧,邊軍將士幾天見不到一點葷腥的時候,要是能有這麼多肉送過去,難以想象會有多鼓舞士氣!
“陛下,”這時一直沒有作聲的兵部尚書道,“臣以為,這事不用麻煩了。若是寧江縣真能送來200斤臘肉,那糧食之事必然也不會有假。”
有了他的帶頭,剛才還一麵倒支持朱丞相的軍方大佬,立即紛紛倒戈。
大家都是實在人啊,而且都是缺糧食的實在人,現在有人送肉來,他們還能將其拒之門外?
所以丞相算什麼,給邊軍將士吃上肉才是實在的。
有了軍方的支持,劉艮心裡總算平衡了些,問道:“張侍郎,劉慶俞有沒有說,那些臘肉何時能夠送到?”
“這……”張侍郎略作猶豫,這才道,“臣回來的時候,臘肉已經上路好幾天,估計就這兩天也應該能到京城了。”
一聽馬上就要到了,兵部尚書再也按捺不住:“陛下,臣立即派人前往迎接。”
“好,去吧。”劉艮道,“等臘肉送到之後,再行討論這事。”
“臣遵旨。”
“張侍郎。”
“臣在。”
“這次你前往寧江縣勞苦功高,朕特準你在家休整半月。”劉艮道,“如若寧江縣真有200萬斤臘肉送來,再行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