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坡地和沙地,要是沒有水澆灌,即便有再好的種子,也不可能產出什麼糧食,這是每個縣令都心知肚明的事,也是他們頭疼的事。
項溪正是抓住這一點,來了一波基建推銷,不怕他們不答應。
不出所料,在經過短暫的猶豫後,各縣縣令就想通了這關鍵所在,紛紛開始詢問價格。
“修建地下河水車,1000兩銀子。一座水庫大壩,最少3000兩。至於整修河道麼,那就要看整修多長,修到什麼程度了。”
“價格倒是公道。”一個縣令道,“就是不知多久能夠完工。”
“水車半個月,大壩兩個月。”
“這麼快?”有人問道,“即便所有縣、所有村一起開工,也能按時完成?”
“差不多吧。”項溪道,“現在還不出正月,地裡的活不多,所以可以當地召集百姓做工。”
最主要的,是項溪的水泥基本能夠實現量產,而且這段時間也一直沒有停過,庫存也有上百噸了。
另外在寧江縣修水庫大壩時,她刻意挑選了不少機靈的年輕人培訓,讓他們知道大壩是怎麼修建的。
將來隻需要讓他們帶著當地村民,很快就能完成工作。
“項夫人,”一個縣令道,“我們縣是需要,可……可縣裡沒有銀子啊。”
“不急,可以欠著。”項溪道,“我也教給你們一個賺銀子的辦法。”
一聽還有賺銀子的辦法,大家的眼睛頓時便亮了起來。
“還請項夫人不吝賜教。”
“無他,種紅薯。”項溪道,“我想各縣都不缺土地,大家可以以縣衙的名義,出錢請百姓開辟幾百上千畝,種上紅薯。等紅薯收成之後,必然在全國各地推廣,所以定能賣個好價錢,這樣各縣縣衙就能有一筆不菲的收入。”
“另外,還有各地的野葡萄,雖然口味不好,但可以用來釀成葡萄酒。”項溪繼續說道,“另外還有種植草藥、養殖家禽家畜等。隻要有了糧食,這些副業帶來的收入,不會比種地來得少,就看各位大人想不想做了。”
“做,當然要做!”
項溪的話沒錯,隻要有糧食,還愁沒錢麼?
於是各縣紛紛根據自己的情況,跟項溪預定了修建水車、水庫。等扶風統計出來後,略微算了一下,竟然有一百三十多萬兩銀子的合同!
而且根據數量來看,還遠遠沒有達到項溪要求的,每個村一個小水庫的標準。還有河道的修整也沒有。
如果按照寧江縣的標準,隻怕這次基建的金額會突破300萬兩。
這對相對貧窮的贛洲府來說,絕對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等都簽了協議,項溪的事基本上就結束了,鑒於大家都是客戶,她也沒有吝嗇,讓珠珠煮了不少臘肉和臘腸,做了一些本地的美味菜肴,再拿出女兒紅與葡萄酒,讓大家都品嘗一下。
幾杯酒下肚,加上項溪也不板著臉了,大家也開始漸漸活躍起來。
從天南地北的奇聞,到縣裡發生的事情,再到將來如何引導百姓致富,越說思路越是開闊,越說感覺越有盼頭。
“各位各位,”最後張侍郎見時間都到半下午了,都還沒有要停下的意思,於是道,“關於如何從政,我想將來有的是時間探討,今天就先打住吧。早點回去休息,明日就要分紅薯種,拿到之後趕緊回去,先把眼前的事做再說。”
“是,張大人。”
眾人依依不舍地下了桌,不過到了客棧後,又再次聚到了一起。
經過一番討論,很快大家便得出了一致的結論,以後隻要跟著項溪乾,絕對錯不了。
而九皇子現在在寧江縣的事,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說不定乾出政績來了,還會得到九皇子的讚賞。
他們已經得到了風聲,九皇子是有可能取代現在的太子的。
如果這要成真,那他們以後升官發財,還不是指日可待?
所以去他娘的地主,地主能有皇帝大?能有加官進爵爽?
乾吧!
把所有地主都得罪光了,這回也要好好地把紅薯種出來!
……
第二天,項溪開始統計各縣的土地數量,然後按照100斤一畝配置種薯。她也不怕這些縣令虛報、多報,這麼重要的事,她肯定會將幾十個暗衛都撒出去監督。
另外張侍郎也從京城帶了一些官員與護衛,每個縣都能分十幾個,想來這些縣令也不敢胡來。
幾天後紅薯分好了,各個縣令眉開眼笑地領著長長的車隊回家,項溪也把之前學過修建水壩、水車的年輕人召集起來,給他們分配了任務。
要給各縣修建水庫,除了勞動力之外,還需要大量的材料,最貴的便是水泥。
各縣都窮得叮當響,所以這些錢都得由項溪先墊著。
好在從去年冬天開始,玻璃工坊就源源不斷地為她帶來大量收益,這點小錢她還是能承受。
被賦予了使命的年輕人,帶著幾個自己挑選的幫手,開始前往各自的任務地點,一車一車的土製水泥,也開始從寧江縣運往各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