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的鄭秀玉可就沒有這種好日子過了。
監獄裡的生活對鄭秀玉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她從未想過,自己竟然會有一天生活在這樣一個封閉、壓抑的環境中。
狹小的牢房,陰暗潮濕,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忍受的惡臭。
每天,她都要在這逼仄的空間裡度過漫長的時光,忍受著身體的疲憊與精神的折磨。
食物簡單得令人難以下咽,往往是些沒有營養的飯菜,偶爾有一點肉類,也是難以下咽的。
更讓她難以忍受的是,監獄裡的生活充滿了規矩與限製。
她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起床、吃飯、睡覺,不能隨意走動,不能與人交談,甚至不能有自己的思想。
她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嚴,更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
在這裡,她時常會想起農村老家的生活。
想起那些清晨的鳥鳴、傍晚的夕陽,想起田間地頭的勞作與收獲,想起鄰裡之間的互助與歡笑。
那些曾經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子,此刻卻成了她心中最珍貴的回憶。
然而,生活並沒有給她太多時間去懷念過去。
監獄裡的環境惡劣,時常會有暴力衝突與欺淩事件。
鄭秀玉作為一個弱女子,更是成為了彆人眼中的軟柿子。她時常會遭受彆人的欺辱與毆打,卻無力反抗。
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默默地忍受著,心中充滿了無助與絕望。
在這樣的環境中,鄭秀玉逐漸變得沉默寡言,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與笑容。她仿佛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隻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
然而,正是在這絕望的環境中,她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她意識到,自己曾經的衝動與無知給自己帶來了多大的災難。
她開始思考,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她是否會選擇一條不同的道路,去珍惜那些曾經擁有過的美好時光。
自己明明是為了兒子結婚的事情,去城裡找女兒幫忙,結果竟落得如此下場。
關鍵是自己進來後,吳家居然沒有一個人來探望過她,從老到小,一個個好像巴不得她被關進去,還嫌棄她丟人現眼。
鄭秀玉的心,像被千萬根針紮了一般,疼痛難忍。
她想過無數次,哪怕隻有一個人,哪怕隻是來看看她,說幾句安慰的話,她也心滿意足了。
但現實卻像一盆冷水,狠狠地澆滅了她所有的希望。
兒子誌源,是她心頭的一塊肉,也是她最大的驕傲。
在農村,兒子就是香火,就是傳承,是家裡未來的希望。
她曾無數次幻想著,等誌源長大了,有出息了,能帶著她走出這個貧窮的小村莊,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但現在,她卻因為一時的衝動,給兒子丟了臉,給吳家抹了黑。
“兒子啊,媽媽對不起你。”鄭秀玉在心中默默念叨著,淚水早已打濕了眼眶。
她知道,兒子是男丁,他才是家裡的頂梁柱,以後整個家的門楣還要靠誌源撐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