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兒涼,您還往這兒跑啥呀?奴才已經吩咐小廚房給您精心燉了湯,待會兒回去,奴才伺候您享用……”
進忠微微弓著身子,滿臉關切地對嬿婉說道。
“主兒,您瞧進忠公公,不愧是從前在禦前伺候的人,這心細如發、體貼周到的勁兒,怕是再過些時日,我和瀾翠在您身邊的位置,都得讓出來咯,哈哈哈哈哈……”
春嬋笑眼彎彎,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撞了撞嬿婉的胳膊,打趣的意味十足,臉上滿是藏不住的喜氣。
“就是就是,進忠公公那本事可真是通天了,哪是咱們能比的?嘖嘖嘖,往後啊,咱們怕是都得乖乖聽進忠公公的差遣嘍。”
瀾翠跟著起哄,腦袋一點一點的,配合著春嬋一唱一和,眼睛裡閃爍著促狹的光。
進忠隻是笑而不語,手臂穩穩地扶著嬿婉,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寵溺的笑容,任由她們玩笑。
“你們啊,都老大不小了,還跟孩子似的沒個正形……”
嬿婉嘴上嗔怪著,眼裡卻滿是笑意。
永壽宮的這一群人,就這樣在皚皚白雪下嬉嬉鬨鬨地走著,歡聲笑語飄散在風中,身影漸行漸遠,勾勒出一幅暖融融的畫麵。
剛入冬,太後的身體本就欠佳,寒意漸濃之際,她的病情愈發沉重。
正月裡,宮中張燈結彩,眾人齊聚在太後跟前,一片喜氣洋洋,唯獨太後麵容憔悴,精神萎靡,提不起絲毫興致。
“皇祖母,可是這屋裡太悶了?孫兒陪您出去走走,透透氣吧?”
永琰見太後臉色不好,趕忙上前,語氣輕柔又貼心。
這些年,太後對他寵愛有加,關懷備至,永琰對這位老人也是打心底裡敬重與感恩。
“好啊,確實許久未曾出去了,你陪我走走吧……”
太後臉上掠過一抹悵惘之色,自從病重以來,她便被困在這屋內,寸步難行,心中煩悶不已。
回光返照一般,此刻,她突然來了精神,有了力氣,執意要出去轉轉。
外麵的冬雪紛紛揚揚,如鵝毛般漫天飛舞,永琰見這大雪之勢,無奈隻能扶著太後走到廊簷之下,讓她透過灑下的日光賞雪。
“一晃竟然這麼多年過去了……”
太後輕聲歎息,目光透過紛飛的雪花望向遠方,在永琰的攙扶下,悠悠然地欣賞著眼前雪景。
她向來喜好風雅之事,此情此景,不禁勾起了她往昔身為妃嬪時的回憶。
那些年的人和事、一張張熟悉的容顏,如走馬燈般在她腦海中接連閃過。她微微仰頭,輕輕吐出一口積存許久的濁氣,心中暗自感慨。
自己已然垂垂老矣,是時候下去會會那些老朋友了。
“日子還長著呢,皇祖母您可要好生養病。等您好些了,回頭孫兒就帶您再下江南。皇阿瑪與您都鐘情於江南的山水,想來已有好些年未曾踏上那片土地了。咱們去聽聽評書,再度領略江南的秀麗盛景,可好?”
永琰俯下身,湊近太後耳邊,輕聲勸慰,眼中滿是懇切與期待。
太後心裡跟明鏡似的,怎會不知永琰是在寬慰自己。瞧她這一身病骨,莫說遠赴江南,恐怕連禦船的踏板都無力邁上。
“永琰,你就彆再安慰哀家了。哀家時日無多,走之後,你可得好好孝順你額娘。她從一個小小宮女一步步熬到如今的皇後之位,其間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你如今能穩坐這皇位,她功不可沒。”
提及嬿婉,太後的麵容上悄然浮現一抹柔和之色。
這一聲勸告,並非源自朝堂上的同盟之誼,而是同為深宮內院女子,曆經滄桑後的惺惺相惜。
她不願看到嬿婉重蹈自己的覆轍,在這深宮中孤獨終老,滿心遺憾。
“孫兒記下了,日後定當儘心竭力孝順額娘,絕不讓她有半分憂心。”
永琰垂首,語氣堅定,眼中滿是誠摯。
“還有,孩子,倘若日後你知曉了一些隱情,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事兒,你便依著你額娘的意思來。她滿心滿眼疼惜你這個兒子,你作為兒子,也多疼疼她。她這輩子,過得實在太不容易……”
太後的聲音虛弱卻透著懇切,目光緊緊盯著永琰。
“是,孫兒都明白……”
永琰微微低頭,輕聲應道。
“若是將來在皇帝和皇後之間,有些事兒讓你難做決斷,那哀家給你指條路,你要向著額娘。萬一出了什麼亂子,你得護著她,知道嗎?”
太後的眼神中滿是擔憂與期許,這宮中暗流湧動,生怕嬿婉往後沒了依靠。
太後的這一番叮囑,讓永琰聽得一頭霧水。隻是瞧著太後那虛弱無力、氣若遊絲的模樣,他縱有百般不解,也實在不忍心忤逆,便順著她的話,一一應承下來。
“是,孫兒都記住了……”
圓明園的冬雪揚揚灑灑,如鵝毛般漫天飛舞,這雪一下竟連綿至年後。
還未出正月,太後的身體便悄然浮現出不祥之兆,狀況急轉直下,愈發不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