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沒有用眼神回應段常春的質問。
隻是低頭看著麵前的宣紙和墨水。
“段叔叔,你知道現在的孩子,學做菜都是什麼過程嗎?”
“……”
段常春饒有興趣地笑了笑。
繼續沉默著等他講話。
“如果現在有個學生,他想學一道菜,叫做紅燒肉,那麼第一課的名字,應該叫做,紅燒肉名字的由來……”
張昊一邊說著,手裡一邊給段常春的硯台磨墨。
表情輕鬆淡定。
“課本上會說,這個紅燒肉從古至今的文化流傳,是誰發明的,是在何時發揚光大,中間又經過了各種改良,最後才傳播到了現在的餐桌……”
“好了,現在第一課學完,就到了第二課,名字叫做,製作紅燒肉的意義。”
“第二課呢,學生們能知道,紅燒肉對於國人來說,有多麼重大的意義,它不僅能飽腹,還能給未來帶來美好的體驗,同時,還是文化的傳承……”
“第二課結束,就到了第三課了,名字叫做:紅燒肉目前存在的問題,會告訴學生們,現在紅燒肉雖然很好,但是呢豬肉肥膘過多,容易造成人們脂肪攝入過多……”
“第四課就叫做:紅燒肉未來發展的方向……”
張昊娓娓道來,手裡也一直沒有停過。
段常春在聽的過程中,表情從一開始的疑惑,變成了輕笑,最後,變成了吃驚。
而在講完之後,他的表情變得十分憂愁。
顯然是聽出了,張昊這個紅燒肉做菜理論,其中出現了什麼問題。
那就是理論很多,也很具體,甚至是深刻。
但是通篇都沒提關鍵的事情。
那就是到底他媽的怎麼做紅燒肉!
“哎……”
段常春歎了一口氣。
他聽完故事,仿佛有很多話想說,但是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張昊依舊輕鬆得聳聳肩。
知道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接著說道:“當然了,課程的最後啊,也許會有一部分,詳細得講解了紅燒肉的製作過程,告訴大家,選什麼肉,火候幾分鐘,用什麼材料,幾克的鹽,幾克的糖……”
這時候,段常春終於不再沉默。
接過話頭,說道。
“就算學生把最後這篇詳細課文,背的滾瓜爛熟,也一樣不會做紅燒肉,你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沒錯。”
張昊點點頭,情緒也逐漸有些起伏。
這些課程,裡麵的內容有錯嗎?
說到底是沒錯的。
但是完全是空中樓閣。
大家想吃一頓紅燒肉,還需要先從幾千年前的古代開始學習,理論是學會了。
但是中間卻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問題是,學了那麼多理論,連一次鍋子都沒摸過,連一塊肉都沒親自買過。
就算把課本倒背如流,依然可能把五花肉買成腱子肉或者裡脊肉。
這就是知道,和做到的區彆。
理論可以讓你清楚一件事情的多維度思考分析,各種高大上的意義。
可是人隻有真正的做出一道紅燒肉,並且能在以後隨時複刻出來,端上餐桌。
才能叫學以致用。
段常春思考一會,皺眉說道。
“但是,你也不能否認理論的重要性,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有利於融會貫通,就拿你剛才紅燒肉來說,一個廚子,一個懂理論,一個不懂理論,那麼不懂理論的,可能一輩子隻會做紅燒肉,而懂理論的,他能舉一反三,從基礎概念延伸,甚至能創造出新的菜品……”
張昊聽完輕笑一聲,有點想笑。
老爺子說的沒錯,但是卻漏掉了一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