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之母的喪儀盛大且繁瑣,她們這些庶妃更是每日都要去哭靈。
太小的孩子隻需每日去叩頭,大點就要跟著母親一起服喪了。
納喇氏借著這個機會跟自己兒子有了接觸。
表情沉痛,但她心裡很開心,她很珍惜這段時間,把保清看得比眼珠子還重。
這段時日直到康熙親送大行皇後梓宮於北沙河殯宮為止。
回來後的康熙似乎成熟很多,發妻離世,吳山桂造反,形勢已然緊張起來了。
康熙也根本沒有時間沉溺在感傷中。
皇後離世,留下的嫡子孱弱,一時間這個嫡子去向也成為了後宮不少人的談資。
出乎所有人意料,被康熙取名保成的孩子,他自己養在了乾清宮,誰都不能成為這個孩子的養母,哪怕是名義上的養母也不行。
局勢不明,皇上很少踏進後宮,東西六宮的女人又都閒了下來。
宮中女子身體嬌弱的多,之前那段時間下來又病了不少庶妃。
庶妃張氏病好後沒多久,膝下小公主就突發熱症,高燒不退最後太醫沒法子下了重藥,才將那個小生命從閻王殿搶回來半條命。
後宮不少妃嬪都去探望了她們母女。
雲華也去看了看,那個孩子就比茉雅奇小了半年多,但看著實在很不健康,麵色青白,皮膚也泛著不健康的光澤。
慰問了幾句後雲華就跟著納喇氏一起離開延禧宮,她們兩個經過這一係列事情後關係還行,就一起來看望公主。
納喇氏跟雲華都沒說話,出了宮門後,兩人心裡都有數,這個公主肯定養不住的。
她們都沒過孩子,那種狀態跟自己孩子最後那段時間太像了。
看著納喇氏不忍心,雲華也不想在那多待,誰都知道最後結果,那裡到處都是悲傷感,壓得人喘不開氣。
宮道上,宮女走在兩人身後,“生命總是這般脆弱。”納喇氏感慨。
她的孩子是,大行皇後也是,她們剛剛看過的孩子亦然。
有時候她大逆不道的想過,這後宮是不是受了什麼詛咒,孩子一個一個死去,生命一個一個凋零。
納喇氏自嘲笑了。
雲華安靜聽著沒說話,她隻需要當一個聽客,雲華也不知道說什麼,兩個人雖然走在一起但她們內核不同,可她們又一樣,她們都是女人。
她在糾結,雲華不知道要不要救下那個跟茉雅琪一般可憐可愛的生命。
成人她可以冷漠,但幼崽她好像有點動搖,前世就是為了救孩子才死得,她不知道還要不要這樣做。
前世末世一開始雲華隻是一個幼崽,她艱難的跟著父母東躲西藏,像隻小老鼠一樣堅強活下來,期間其實有不少人幫助過她,對於大人有些人可以忽視,對於雲華這樣一個小孩最後還是伸出了援手,哪怕是一絲善意。
雲華就這樣在一群人僅剩的善意中長大成人。
嗬嗬,雲華自嘲笑了,看來她還是境界不夠,做事情從來沒什麼需要糾結,隻要想那便做,隻求無愧於心。
念頭通達,意念通暢也有助於養生,她這又是養生的一天啊。
幫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她總不能直接上門說我有金手指可以救小公主吧,這樣也可以,不過她估計要和後宮生活說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