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九點左右,一些缺錢的項目負責人便陸續過來提交了申請書,高芸看了一會就將本地銀行的負責人叫過來。
開始給他們撥款。
她好歹存了幾個億,而且還有安權在負責協助,這點事還是能夠辦到的。
大概一直忙到十一點,便沒有人再繼續過來了,集團那算賬彙總沒那麼容易搞定,而且五千萬可能也需要一定時間準備,所以高芸隻是跟銀行負責人提了一下這件事,讓他們提前做好準備。
隨後就將負責人送走。
開始專心琢磨自己的未來規劃,琢磨的同時還會順帶詢問安權,問某些行業自己能不能插足,有沒有什麼限製?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琢磨後,高芸是果斷決定,往高端奢侈品行業進發。
順帶搞一下高端的農牧業。
彆看未來世界好像全天下都是網絡電子行業,軟件行業的天下,事實好像也確實如此,連帶著製造業都受到了極大的衝擊。但奢侈品行業相較於其他那些受到極大衝擊的行業而言,其實還是相對穩定的,高端農牧行業也是如此。
就是說這兩個行業,隻要能闖出名聲,並且穩定好自身的品質和品牌名譽的情況下,整體利潤是可觀且穩定的。
比如說某西蘭奇異果。
他家的奇異果,也可以稱之為獼猴桃,就是一直霸占著整個獼猴桃市場的高端市場,後起之輩雖然不少,有些本身品質可能也不遜色於他,但人家依舊可以靠著較好的品控和最早占據高端市場的優勢,在高端市場占據最大份額。
消費者也認可這個品牌。
對他家影響最大的是假貨市場,有段時間因為假貨較多的原因,品牌名聲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隨著他們後續通過渠道和市場,遏製住了假貨泛濫問題。
整體名譽都有所回轉。
銷售份額等情況也都有所回暖。
而其他品牌的獼猴桃,比不上他家的原因也有很多,一是品牌規模化的時間相對較晚,二是在優良品種培育方麵也略落後於人家,三就是品控不行,一旦有批質量相對較差的獼猴桃流入市場就有可能對整個品牌帶來極大的衝擊。
四的話,自然也是假貨泛濫問題。
假貨問題不能指望消費者自己去發現,消費者是沒有這個判斷能力的,某個品牌如果假貨太多,消費者經常買到假貨覺得不好吃,那牌子就基本完了。
很多品牌獼猴桃還沒形成穩定的品牌效應呢,就已經先被假貨給衝擊的一塌糊塗,這種情況下怎麼跟人家打嘛?
連國內市場都沒法打。
更彆說去國外市場競爭了!
隻要不出問題,某西蘭奇異果的整體銷量就是相對穩定的,收益也是相對較高的,始終把控高端市場八成份額。
大多數其他品牌。
隻能在中低端市場當中進行競爭。
很多高端的水果蔬菜,包括牛肉雞之類,基本遵循的都是這一原則,占據高端市場之後就能獲得利潤較高,同時整體收益也相對穩定的回報,不用跟一大堆人在中低端市場廝殺,拚命競爭。
雖然在低端市場占據一定份額的利潤也相當可觀,但那是真的薄利多銷。
賺的是辛苦錢。
賣大幾百隻雞賺的錢,可能才趕上人家高端市場賣一隻雞,或者半隻雞。
在未來世界那,最好的優良品種高芸肯定是弄不來的,但是落後個二十年左右的各種優良品種她還是能搞到的。
落後於未來世界二十年。
也比這邊要先進四五十年。
隻能把那些優良品種全部都搬運到這邊,並且使之適應這邊環境,並讓相關人員繼續研究,繼續更新迭代的話。
絕對屬於妥妥的降維打擊了。
此外,各種高端奢侈品的傳承人在八十年代這邊也遠比在未來世界好找。
未來世界很多傳承是真的斷了。
可八十年代很多老一輩手藝人還沒死絕呢,找起來絕對要比未來世界方便許多,更彆說高芸還有國家可以依仗。
有了這些想法之後,高芸很快就跟安權提了一下,拜托安權幫忙設法尋找聯係一些古法傳承人。同時她本人則是借著洗澡上廁所等相對隱蔽的狀態,設法回快遞驛站閣樓,傳遞消息給她親爹親媽,並拜托他們幫忙收購一些東西。
比如前些年培育出來的小個蠶。
當年馬王堆不是出土過一件特彆輕薄的素紗禪衣嘛,相關研究人員通過各種手段也沒辦法複原,做出來的衣服就是比出土的那件衣服重上許多。後來經過研究才發現不是手藝問題,而是蠶絲的問題,幾千年前漢朝的蠶比現在的蠶要瘦弱許多,吐出來的蠶絲也更細些。
緊接著是花了十幾年時間,反向培育,就是專門挑瘦弱的蠶進行培育,這才好不容易培育出能織素紗禪衣的蠶。
總體來講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
但確實需要花時間才能搞定。
與其花十幾年時間慢慢搞定,高芸當然更願意直接想辦法買一批小個蠶。
另外一些能產彩色蠶絲的蠶,一些更加先進,但又落後於最先進技術的陶瓷製作工藝,生產工藝,釉工藝。總之就是各種目前能買到的,價格也不算特彆貴,與高端產品和所謂奢侈品相關的一些技術,包括產物,高芸都有讓她爸她媽媽幫忙注意,並且想辦法買下來。
優良品種也是一樣如此。
隻要錢花到位,很多種子廠商是願意賣出一些相對落後的種子,乃至種子的相關技術的,畢竟都已經落後了嘛!
前麵也說過了,哪怕在未來世界落後二三十年,放在八十年代依舊是最先進的技術。同時對高芸來說也已經足夠用了,要是再先進的話,不僅花的錢要加一個零,甚至兩個零的往上翻,八十年代那邊的人其實也不一定能看得懂。
這還是農牧行業相對特殊的原因。
換成高端電子業,甚至得把落後四五十年,也就是說是比八十年代先進十來年的技術拿過來,大家才能看得懂。
太先進的有些東西根本無法理解。
隨著高芸傳達完相關訴求,最悠閒的人反倒成了她自己,畢竟未來世界那邊的事都由她爸她媽操心去了,八十年代這邊最為複雜和繁瑣的事,安權接手其實就意味著國家接手,百分百靠譜。
根本就不用擔心好吧。
所以高芸有足夠的時間慢慢規劃。
……
約莫七天之後,集團相關負責人這才總算將所有賬目全部梳理清楚,帶著賬目表、分割合同,以及一大堆對高芸經營項目的限製條件,去找高芸談判。
他們其實也很清楚他們的要求相當過分,所以特地說動了不少高芸以前熟人過來一起協商,想順帶打打感情牌。
讓高芸同意那些限製條件。
雖然他們在打感情牌,但高芸的心情依舊相當不爽,畢竟某件事她不願意乾和不讓她乾還是有區彆的,不過最終出於考慮到她短期內本來就沒打算涉及所謂的電子機械行業,就算要涉及,怎麼著也得等十幾二十年之後,往手機電腦通訊,乃至於軟件和硬件方向涉及。
而不會去生產那些個電子表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