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何有無數修士想要拜入上宗的原因,凡十境以下,拚的是資源與毅力。
而在十境以上,拚的卻是天資與悟性,還有一絲大道機緣。
這世間本無仙神,不過是修仙界對至強者的一種尊稱。
在佛家看來,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肉胎凡體亦可修心成神。
相傳曾經在彼岸界出現過一名十四境高僧,不過對方的戰力尚不如一名十境武道宗師。
對此卻沒人敢輕視或嘲笑於他,僧人以德入道,成就無量大德金身。
所行所思皆為教化世人,從善積德,普渡眾生。
自古以來,都有“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以佛治心”的說法。
龍煜所追求的非佛家之道,乃是道家之道。
以“見素抱樸,追求本真”為修煉至境。
他就是他,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塊“原木”,不接受任何外物的雕飾。
風流成性也好,殺伐果斷也罷,追求的乃是修道之人最初的本心。
與雲錦則不同,她更傾向於儒道兩教。
談笑天地間,魏魏浩然氣。
天性灑脫且帶著一絲儒雅書卷氣,雖是女子,亦是女中君子。
雲錦天資親水,更是信奉道家“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的理念。
更有先賢曾言:“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賢。”
若相比誰破境更快,女子更是先於宋國南暮王趙玉。
從清雲劍宗宗主,直至如今的渝國女帝,其間的心酸,也就她自己才知曉。
天性被太多俗世所束縛,是她遲遲未能破境的根本原因。
待這次兩國戰事平息,她決定舍棄一身榮光,去那鄉間市井,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江湖是遊俠兒的江湖,亦是修仙者的江湖,江湖不分仙凡,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
隻有去親身感悟世間百態,嘗遍諸多因果,方能在修行上更進一步。
儒家聖人之所以被稱為聖人,並非他們從出生就是聖人。
由凡至聖的道理說出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如登天。
書要一本本的讀,路要一步步的走,飯同樣要一口口的吃。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