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黑霧散去。
這些被七罪影響的邪修都是中三境修士,雖然限製了他們無法去追逐逃走的司馬玥,但也沒能對他們造成什麼嚴重的傷亡。
“混賬,還不快去找,都去找,一定要找到她!”
姚毅再也保持不住半點高人風範,他怒吼著,帶著一眾邪修往司馬玥逃離的方向追去。
與此同時。
京城外。
一座雄偉的地宮埋藏在莽莽大山之底。
地宮的主殿,七根青銅柱支撐起高大的穹頂。
青銅柱上雕刻著繁複古樸、神秘複雜的紋路,分彆代表暴怒、暴食、色欲、懶惰、傲慢、嫉妒、貪婪。
一尊由墨玉製作的等人高無臉女子雕像,擺放在主殿中央的高台之上。
這種通體墨色的玉名為陰玉,隻生於陰煞之氣極其濃鬱的陰脈附近,它會源源不斷的散發陰煞之氣,對邪修和陰物來說,是一種極其罕見昂貴的天材地寶。
邪修們通常會將陰玉製作成的玉佩,佩戴在身上,提高修煉速度,亦或是將陰玉加入兵器中,提升兵器品質。
而地宮的主人卻將數噸重的陰玉用於塑造雕像,堪稱暴殄天物。
從另一個角度看,也足以見地宮主人的財大氣粗。
雕像上的女子一身古典長袍,雖沒有五官,但頗具神韻。
一股死亡、冷漠、孤傲、高貴之感從她身上散發而出。
高台下,司馬玉仰望著這具雕像,輕聲歎息。
“若您未陷入沉睡,莫說區區一暗影長老就敢與我作對,就算是暗影大司命來了,也得敬您三分。”
魂寂山脈自上古以來便存在,黑暗時代時,元鬼敗亡後,其麾下諸多陰物躲入魂寂山脈,為防止它們出來為禍世間,人族君上以通天手段布下封天絕地大陣,令魂寂山脈內的上三境陰物無法離開魂寂山脈。
從大陣設立以來,定期有人族大能前往加固大陣,防止內部上三境陰物衝擊開大陣。
千年前,曆經悠久歲月演變,魂寂山內部陰物經過混亂、互相吞噬、彼此攻伐以後,整合在一起,對大陣發起衝擊。
大陣一度岌岌可危。
當是時,由那一代的浩然劍首和白玉京掌教這兩位九境修士起頭,聯合人妖二族高手,鎮壓魂寂山。
一場浩浩蕩蕩的誅邪之戰自此開始,那一戰,雙方打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最多,人妖兩族大批高手陣亡,劍首殞命,白玉京掌教身負重傷,最終在百年後仙逝。
而魂寂山包括所有九境陰物在內,八成以上的上三境陰物在那一戰隕落。
當今大晉的有數的高手,如國師、神威侯、晉皇,都是魂寂誅邪之戰後的後起之秀。
而魂寂山自此沒有誕生過七境以上的陰物,僅存的五位七境陰物、三位八境陰物,成了魂寂山碩果僅存的“八王”。
錦山王“姽嫿”作為上三王之一,執掌著七罪的權柄,可禍亂人心,曾經在誅邪之戰中表現頗為亮眼,在誅邪之戰後一度被認為超過邙山王“魘”,位列上三王之貳。
但誰知那場大戰以後沒多久,錦山王忽然就銷聲匿跡千年之久。
這些年來,她的序號已經從上貳滑落至上叁。
司馬玉抬頭看著雕像,感知著其中傳來若有若無的波動。
她和錦山王都是陰物中,比夢魘還要罕見的一類,名為識靈。
識靈是一種誕生於天地萬靈情緒和靈識之中陰物,無實體、無元神,司掌七情六欲,常寄存於人或妖的靈識中,與宿主形成一種類似於共生融合的關係。
作為識靈中修為最高的存在,錦山王自然不屑於與人或妖共生,於是自塑靈軀,曆數千年的不斷完善,她的靈軀已經和自身無比契合。
但千年前那一戰,錦山王雖未隕落,卻傷及本源,靈軀被劍首所斬,被迫陷入沉睡,被下屬於存放於陰玉雕塑中溫養。
這千年來,其麾下王使不斷尋找方法想要喚醒錦山王,無果。
數十年前,虛弱的錦山王遭受了“八王”中五位下王的覬覦,它們為謀奪錦山王本源,妄圖吞噬之晉升八境,開始大肆屠戮錦山王舊部。
最後,還是上貳——邙山王“魘”從夢境中蘇醒,調停了這場矛盾。
司馬玉帶著僅存的錦山王舊部,以秘術收攏錦山王的宮殿,離開魂寂山。
幸運的是,他們竟然能夠將虛弱不堪的錦山王帶出魂寂。
雖然在“魘”的調停下,下五王不敢明麵找他們的麻煩,但暗地裡沒少派王使襲擊他們。
為了躲避這些襲擊,他們一路逃遁至京城,在這裡蟄伏了下來。
隻要他們安分一點,這裡對他們來說還是很安全的。
大晉京城,有諸多上三境修士存在,包括大晉國師這位九境修士,能震懾五王使者。
而司馬玉,正是她選擇的“宿主”。
對識靈來說,這並非一種奪舍,而是融合與共生。
識靈沒有魂魄元神,可與任意人妖的元神融合在一起,雙方的記憶、感知、修為將會完全結合在一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