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二人就正是李宣與鄭南,卻不知為何同時打斷了祝有雄的話。
鄭南瞟了李宣一眼,似有意外之色。
稍頓之後,才笑道:“李小友先說,還是老朽?”
李宣道:“長者為大,當然是鄭老先說。”
鄭南倒也沒有推辭,但原以為他打斷祝有雄,是有話要問對方。
誰知,此時卻是對著李宣說道:“小友的琴譜隻寫了一半,可否補全?另外,你剛才說到此曲有詞,不知也可否一並補上?”
李宣點頭:“當然可以。”
“那請吧。你先補全詞曲,老朽的話再繼續。”
“可以是可以,但並不急於一時吧?比試更無需再繼續,小生雖會譜曲,但並沒有親自演奏,亦不通琴藝。就算曲子再好,也與賽製規則不匹。輸的人是我,而非祝公子。”
李宣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臉上一陣淡然笑意。
眾人皆小有驚訝,有些納悶地望著他,儼然很意外他會自己認輸。
趙徹開口道:“小兄弟這話的意思,是想認輸?”
李宣沒有否認:“是技不如人。既然比的是琴藝演奏,而不是譜曲填詞,就算小生的詞曲再好,也不能算勝,此乃規則,也是事實。”
“那你來此作甚?你不求勝,反而認輸,難道此來的目的不是想娶南枝姑娘嗎?”
“不是。”
李宣笑了笑,直言道:“這位貴人說對了,小生此來,還真不是為了南枝小姐,而是另有其人。”
趙徹微訝,目光一閃,皺眉道:“誰?”
話剛說完,他就悄然看向了柳棲鳳。
隻因幾天前在驛站時,他曾聽李宣親口說過,是為了尋找柳棲鳳而來。
那如果李宣此番出現在招親會,不是為了玉南枝,那除了是為柳棲鳳,還能有誰?
然而,李宣的回答卻讓這位皇帝陛下再次一驚。
“回這位貴人。”
李大當家很有禮貌的樣子,假裝不認識趙徹,微笑道:“我是為了祝二公子而來!”
而事實上,他也確實不認識趙徹,至今還認為對方是“柳風陽”。
趙徹瞳孔微張:“為了他什麼?”
李宣回道:“祝二公子琴藝無雙,聲震西楚朝野,乃我朝不可多得的人才。驚悉他在晉陽出現,作為一個熱愛琴藝,卻不通琴藝的詞曲家自然得來看看。我不求能成南枝姑娘的入幕之賓,卻唯願與二公子見上一麵,交個朋友,如此而已”
“而剛才鄭老彈奏的這首曲子,事先本就是要給二公子演奏的。但不要緊,鄭老能親自下場卻是更好。而此來目的已然達成了大半,二公子的麵見到了,那何須再比下去?再者,若單純比琴藝的話,二公子完勝也是事實。”
他振振有詞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