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此。
崔玉陽震驚:“啊?少帥認為皇帝有意讓我和駱春掌兵,出征大漠?”
李宣斬釘截鐵道:“是。”
馬為先沉吟了些許後,也是忽然驚喜道:“對呀。經少帥如此一說,細思之下,還當真有這個可能性!”
他轉向崔玉陽,笑顏接道:“老三,你和駱春雖勉強算得上朝廷大員,但素來在外為官,還遠未到能參與軍機大事的地步。若皇帝不是另有深意,豈會召你們二人禦書房旁聽?”
“他估計早就暗查過你二人的底細,自覺你倆並無貓膩,想委以重任。加上平洲已成諸侯之地,你們兩個無法再留任,恰好留出了空缺,正巧可以外派出征。趙徹早有對漠北用兵的打算,即使沒有趙無殤的建議,他也會做此決定!”
“而多此一問,怕是在有意試探些什麼。例如說,趙無殤此人有些問題,趙徹在揣度他的心思!你與駱春若能得到這二十萬兵權,於我們虎威軍而言,實屬意外之喜。”
李宣也讚同道:“馬叔此言,便是我意!皇帝想借機削弱我平洲,咱們何不順勢而為,反奪他二十萬兵?這不是大禮,是什麼?再者,平洲新招募的兵員仍需曆練,正好借此機會把他們送上戰場。”
“唯有經過血淚洗禮的兵,才算是真正的戰士!本王又豈能拒絕這樣的好事?嗬嗬。”
崔玉陽又細思了片刻,想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兒。
皇帝不會貿然做出任何決定,既然將他與駱春招入宮中,背後就必然有所任用。
若十五將官無人可用,那他二人就必是備選,乃至是必選。
而一旦他獲得了兵權,可順勢配合李宣剿滅蠻夷之餘,仍可伺機策反朝廷大軍,籠絡各部領軍人物,將之納入虎威軍之列。
漠北廣袤,蠻夷人分散不齊,且頗有彪悍。
朝廷與大梁聯合出征,根本就不可能短時間內結束戰鬥。
他們有足夠的時間與這二十萬大軍的主要將官培養感情,乃至沆瀣一氣,混成自己人。
屆時一戰歸來,且不管勝敗與否,虎威軍都必將有所收獲。
甚至可以將這二十萬兵中大部分,都給籠絡過來也不無可能!
趙徹以為自己暗中擺了虎威軍一道,卻不知是送上一份大禮?
此事若成,對虎威軍有利無害!
如是想到,崔玉陽也是欣喜起來:“那就太好了呀。若崔某真能得到兵權,助力少帥成就大業,那也不枉我潛心忍辱多年!”
幾人相視而笑,如獲至寶般驚喜,不禁滿心壯誌起來。
李宣道:“話雖如此,即便朝廷要出征,那也是在盛會之後,不過卻也不久了。但趙徹聖旨一日未下,就仍存變數。咱們仍需小心謹慎,從長計議,做兩手準備。”
說著,便招呼幾人過來,低聲商談。
另一邊。
使節驛館內,書房中。
皇甫俊正伏在書桌前寫著什麼,一絲不苟的樣子。
素來不受約束的九公主皇甫萱則翹著二郎腿坐在一邊,嘴裡啃著瓜子,漫不經心道:“阿兄,你深夜喚我來此,既不說什麼事,也全無交代,難道是讓我來看你練字的?”
皇甫俊抬頭瞟了她一眼,張口欲言,但最終卻沒有說話,隻是淡笑搖頭不語。
這時,房門被人推開。
一名大梁侍衛走了進來:“啟稟少君,九公主,人來了。”
皇甫俊未及回複。
皇甫宣聞言,就嘀咕了一句:“你約了人?是誰?”
話聲剛落,門口又進來一人,黑袍遮麵。
皇甫俊起身擺手,令退侍衛之後,這才開口道:“自然是約了人,否則你以為阿兄願意打擾你?”
說著,便看向來人,接道:“你差人來傳,求見本君,可有要事?”
那人道:“卑職確有要事,急見兩位殿下。”
說完,就摘掉了頭上的帽兜。
竟是...前任平洲府令,剛剛從公主府出來的駱春。
同樣令人難以想到的是,這貨居然與大梁人有某種隱晦的關係,此時竟在皇甫俊兄妹二人麵前自稱“卑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