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飯店碰到這麼樁糟心事,陸青枝下午的行程都很順利。
她先是去了百貨大樓,參觀了一番。
安城的百貨大樓跟新華書店一樣,占地好幾千平,總共五層,各色商品琳琅滿目,小到針線紐扣,大到自行車、衣櫃、床都有,甚至連進口的電視機也有。
陸青枝摸了摸口袋裡的錢,感覺今天自己純粹就是來長見識的。
最後她給自己買了一個筆記本,然後給小東買了五毛錢的花生牛軋糖,便結束了這趟百貨商店之行。
出了百貨商店,見時間還早,陸青枝找到了家理發店,進去理了個一刀切的短發。
所謂的一刀切就是在發尾進行了平齊的一刀切,頭發蓋住了耳朵,顯得乾練利落又不失清爽。
然後陸青枝又讓理發師給她剪了個薄且內卷的空氣劉海,修飾臉型輪廓。
就經過這麼小小的一改造,陸青枝立馬由一個土氣的鄉下大嫂變成了清純動人的女學生,一瞬間年輕了十歲,果然是糟糕的發型毀所有。
就連理發師都嘖嘖稱奇:“這要是換上一身天青色的五四青年裝,就跟解放前女中的女學生一樣好看。”
陸青枝也很滿意,讚道:“那是師傅你手藝好。”
付了兩毛錢,陸青枝離開理發店,來到汽車站,距發車還有一個多小時。
陸青枝便上車找了個靠窗的位置,繼續拿起中午看到一半的書翻閱起來。
五十年代農業技術較之二十一世紀自然是落後不少,但也有許多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鑒的優點。
首先表現在這個時代的農業技術人員充滿了激情和想象力的工作態度,他們天馬行空,勇於創新,大膽肯乾。
單是水稻,就與稗草、高粱、玉米、狗尾草等作物雜交過。
沒錯,雜交水稻在五十年代已經有很多農業工作者和農民同誌在不斷地嘗試了,並且培育了好些新品種,提高了水稻的產量。
不過最值得陸青枝重視的還是《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這本內部講義教材,在這上麵陸青枝看到了許多有關病蟲害的研究和防治措施,有不少後世已經對農作物構不成威脅的。
而這些正是陸青枝最欠缺的常識。
比如棉鈴蟲,繁殖速度驚人,喜蛀食棉鈴,嚴重時可導致棉花減產甚至是絕收。
但後世已經培育出了抗蟲棉種,棉鈴蟲的危害大大降低,有關這方麵的內容,除非是專門研究這塊的,不然像陸青枝這樣的農學生了解也不多。
這些書籍極大地拓展了陸青枝的視野。
她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如癡如醉,連汽車什麼時候發車都沒留意到。
“同誌,買票!同誌……”售票員連續喊了好幾聲,陸青枝才如驟然清醒。
她抬頭看著不斷後退的景色,再看看旁邊站著的售票員,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說著快速從口袋裡掏出了兩毛錢。
售票員收了錢,扯了票給陸青枝,好心提醒道:“同誌,車子顛簸,看書傷眼睛。”
陸青枝接受了她的好意,合上書抬頭笑道:“好,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