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員同誌們下午好,我是《農業之聲》的小陸,現緊急插播一條尋人啟事,農技站的於兆、羅建平、朱駿同誌,請你們聽到廣播後立即到公社來一趟,農技站的……”
廣播聲連續響了三次。
於兆正在紮菜園子的籬笆,免得雞鴨跑進去把他家種的菜都吃光了。
聽到廣播聲,他丟下劈到一半的竹子,騎上自行車趕往公社。
羅建平和朱駿也紛紛放下手裡的工作往公社趕。
社長羅啟榮在家聽到這廣播,皺了皺眉,思索片刻背著手匆匆出門。
羅田公社情況比較特殊,老書記羅柏程身體不好,這一兩年時常生病,年前就住進了醫院,所以公社的事情都落到了社長羅啟榮身上。
人民公社社長相當於後世的鄉長,但在這一時期公社乾部定級是比較吃虧的,後世鄉長大多是正科級,而現在人民公社社長相當於股級,工資定級在21——27之間。
羅啟榮解放前就開始參加工作,加上職務工齡等,他的工資級彆是行政23級,月工資455元。
這在鄉下收入不低,但羅啟榮節儉慣了,舍不得買自行車,急著出門隻能找侄子搭他去。
他這一耽擱,去公社就有些晚了,於兆他們已經談完了事。
“咋回事?怎麼小陸突然將大家都叫了回來?”羅啟榮皺眉問道。
於兆向他說明了情況:“……小陸反映的這一情況很重要,這關係著今年的春耕,我們打算分頭出發去公社下轄的六個公社,查看一下秧田裡稻穀的發芽狀況。如果出了問題,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聞言,羅啟榮讚許地看向陸青枝:“小陸同誌,這事你做得很好。不過我看你們五個人,跑六個大隊恐怕不方便,這樣,讓大軍去跑剩下那個。”
於兆看了一眼手表,現在都下午四點多了,六點左右天就黑了,一個人確實跑不了兩個大隊。
“東風大隊我跑,去年東風大隊表現好,上麵獎勵了一台打穀機,按小陸同誌的猜測,東風大隊的秧田是最可能出問題的由我去。距公社最近的泉河大隊由小陸跑,剩下的四個你們分吧,誰家離哪個大隊近就安排去哪個。”
幾個人很快就定了下來。
大家騎車紛紛出發,羅啟榮放不下這事,留在公社等消息。
陸青枝提著一個籮筐去了泉河大隊,分彆從該大隊的秧田四角和中央扣了一團稻穀裝進竹筐,回了大隊。
羅啟榮立即迎了上來:“咋樣,小陸?”
“泉河大隊的稻穀發芽狀況不錯。”陸青枝拿出自己帶回來的樣本,用水衝乾淨,攤在他麵前,“發芽率在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隻有個彆穀子沒發芽。”
“那就好,那就好。”羅啟榮長舒了口氣。
這可是關係著整個大隊未來一年的口糧,馬虎不得。
沒多久,羅大軍、孟衛東他們也相繼帶回了好消息,四個大隊的稻穀發芽狀況良好。
隻剩一個東風大隊遲遲沒消息。
等到快黑天的時候,於兆終於回來了,他身後還跟著一輛自行車,那是東風大隊的大隊長鄒強。
一看到他也來了,大家心裡咯噔了一下,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果然,於兆一開口就證實了大家的猜測:“東風大隊稻穀的發芽率隻有一半左右。”
鄒強唉聲歎氣賣慘:“羅社長,咱們……咱們可都是按照往年的辦法種的地,絕沒馬虎,公社可一定要給咱們想想辦法呀。”
羅啟榮頭大不已:“你找我有什麼辦法?趕緊回去跟其他大隊換一批稻種,儘快種下,彆耽誤了春耕。”
鄒強還想說什麼,羅啟榮攆他:“趕緊去啊,你賴在公社,田裡的稻穀就能自己長出來了嗎?”
鄒強本想從公社這裡討點好處,彌補點他們大隊的損失,哪曉得羅社長完全不接這話,隻能沮喪地走了。
羅田公社這情況還好,六個公社隻有一個受到了影響,而且發現及時,還有補救的機會,但其他公社就不好說了。
於兆慶幸不已:“這事多虧了小陸,不然等過陣子再發現,彆的大隊都要插秧了,東風大隊秧苗隻有往年的一半,這咋整。”
羅啟榮皺巴巴的臉也笑成了一朵菊花:“小陸這同誌不錯,細心,有主意,做事認真。”
陸青枝都被他們誇得不好意思了:“羅社長,於站長,你們過獎了,我今天也是不小心發現的,想著咱們公社也有一台打穀機就回來看看,沒問題最好,萬一有問題也能及時補救。”
“小陸同誌,你彆謙虛了,今天這事你功勞最大,回頭我跟於站長一定要往上彙報,給你請功。”羅啟榮誇完了陸青枝,又忍不住擔憂起來,“周家莊去年也得了兩台打穀機,當時他們社長還在我麵前炫耀呢,咱們也得通知通知他們。”
“叔,周家莊搶咱們的水,你乾嘛以德報怨啊!”羅大軍不忿。
有一條小河流經兩個公社,周家莊在上遊,每逢乾旱季節,周家莊的人經常築堤壩攔截了小河,讓下遊的羅田公社沒水可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