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王氏好不容易壓抑住的酸澀苦楚,再次滂沱而出。
心中有數不儘的絕望,卻也有意料之中的明了。
從一開始,她就知道自己在嚴殊心中的位置。
她隻是一個合適的妻子,一個他為了令母親滿意而娶的女子。
即便如此,王氏還是很知足,一直心存慰藉。
最起碼,最後和嚴殊相伴一生的那個人是她。
靜和公主終究隻能存在於男人的幻想中。
王氏以為,日子會永遠這樣平淡地過下去。
可後來,嚴殊在戰場上嶄露頭角,揚名四海,榮耀與權勢如日中天。
那些見風使舵的官員開始物色各種美人獻給他,仿佛這是他們討好這位新貴的最佳方式。
起初,那些美人根本入不了嚴殊的眼。
男人的目光如寒潭之水,冷硬而漠然,從那些主動獻媚的美人身上一掃而過,不帶絲毫留戀。
仿佛她們根本不存在一般。
那些精心準備的歌舞、華美的服飾,似乎激不起他內心的一絲波瀾。
直到有一天,來了一位與靜和公主有三分相似的周美人,嚴殊黑沉沉的眸子驟然亮起了光。
那些上趕著巴結他的人似乎揣摸到了他的喜好,送來的美人一個比一個長得像靜和公主。
男人沉溺在那些相似的容顏中,仿佛在尋找著什麼遺失的美好,以此來填補他內心深處的空虛。
而王氏的世界,卻因這些女子的出現被打破了寧靜。
那一張張相似的麵容,像是一把把利刃,刺痛著她的心,讓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現在想想,到底後不後悔呢?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是否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王氏不知道答案,也許這個問題永遠也沒有答案。
李媽媽見王氏失神了好久,心中滿是擔憂。
終於,她沒能忍住,開口安慰道:“夫人還是要想開些,這世道於女子而言本就艱難。世間女子大多命運多舛,又何止您一人如此呢?”
她微微歎息,又繼續說道:“就是遠嫁他國的靜和公主,她未必就過得稱心如意,聽說大齊國君獨寵蘭妃……”
李媽媽的聲音低沉沙啞,帶著歲月沉澱的滄桑與睿智。
這一番說辭顯然讓眼神中仍帶著一絲迷茫與惆悵的王氏心情好了不少。
她收回紛飛的神思,問道:“你覺得羅氏能否與趙氏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