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笑了笑,目送李世英開車去了東直門方向。他也騎著自行車朝南鑼鼓巷徑直而去。
也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曹安就回到了九十五號四合院。
“三大爺,還沒睡呢?”
曹安推著自行車進入前院。
卻意外發現,前院裡的家家戶戶都還亮著燈。現在都過十點半了。
往常這個時間,院裡基本全都熄燈上炕了。
所以他便好奇的湊到閻埠貴家的窗戶前往裡瞧。
隻見閻埠貴和三大媽兩人,此時正圍在屋裡的餐桌邊上一塊兒和麵。
“曹安你回來了?”
“這不是二十八,把麵發嗎。”
“今年沒有大年三十。”
“所以我和瑞華就合計著,提前一天把麵發好。”
“這樣明天下午就能直接上鍋開蒸了。”
19閻埠貴的兩隻手都沾著麵粉,不方便出門,於是便在屋裡直接回應起來。曹安聞言,恍然大悟道:
“哎喲,我還忘了這茬。”
“那三大爺,我就不打擾你和三大媽了。”
“我也得回家發麵去了。”
說罷,曹安推著自行車就去了中院。這年頭沒有發酵粉。
所以想要做好饅頭,發酵的時間通常都要10到24個小時左右。要不然做出來的饅頭不蓬鬆不說,還容易做成麵坨子。
因此才有的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的這句諺語。
曹安回到中院後,隻見中院和前院一樣。各家各戶基本上都還沒有熄燈。
很顯然,中院各家也都在為春節期間的麵食做準備。
“陳大媽,您家也在忙著呢。”
曹安見對門的陳家婆媳也在忙碌,於是不由打了一聲招呼。
“是曹安啊”
“這不是得謝謝你嗎。”
“要不是你托關係給大家夥買到物資。”
“我們今天咋能待到這個點呀,早就熄燈睡覺去了。”陳大媽抬頭見到曹安,頓時一臉慈祥的回應起來。
“嗨,說什麼謝不謝的。”
“街坊鄰裡之間的,這不是見外了嗎。”曹安客套的笑了笑。
就在這時,中院北屋的簾子被人掀開。
隻見何雨水抱著個菜盆,亭亭玉立的從傻柱的屋裡走了出來。
“曹安哥,你才回來呀。”
“吃完晚飯的時候,我看大家都在準備發麵。”
“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
“所以我就自作主張,從你屋裡拿了白麵,讓我哥順便幫你把麵給揉好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