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重要節日,筒子樓的樓道裡飄出陣陣肉菜的香味兒。
宋大海和吳麗也提著戰利品回去。
這幾天兩人的一舉一動也格外受關注,彆人家元宵節吃點好的,沒人太關注。
宋大海家,還真有不少人關注呢?
魯大嫂就在和自家男人討論。
“這宋大海家還挺滋潤,我看到兩口子買了豬肉,和豬頭肉呢?”
鹵好的豬頭肉,比生的貴,很多人都是買了生豬頭,自己在家裡鹵著吃,宋大海家倒是舍得,直接買現成的。
男人倒是沒啥感覺,“過節買點肉,吃頓好的,也正常。”
魯大嫂撇撇嘴,彆人家過節吃好的正常,他們家可真不正常。
“你說他們家是不是真的走了狗屎運,掙到錢了,過年也沒見他家買肉呀!”
錢都交了罰款,哪有錢買肉,過年的時候沒吃上肉,過十五了,買點肉犒勞自己一下,宋大海覺得是應該的。
魯大嫂繼續分析,“宋大海那個人滿嘴跑火車,你想,他要是借彆人錢,舍得這麼大吃大喝?”
男人聽得不耐煩,“你到底想說什麼?”
這老娘們一天天就是閒的慌,老盯著宋家乾啥!
魯大嫂把自己的猜測和丈夫說了,“我看吳麗說的是真的,宋大海真的找到什麼好活,一天十幾塊錢的那種。”
“至於宋大海為啥說找彆人借的錢,那天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去了那麼多人,問他找的啥活兒,宋大海肯定怕大家和他搶飯碗,可不就糊弄過去嘛!”
這倒是?
男人眯起眼睛。
魯大嫂還在分析宋家人的舉動,說的有鼻子有眼睛,好像親眼看到宋大海兩口子發財了一樣。
和魯大嫂同想法的人還有很多。
吃過晚飯,薑瑤一行人去市中心看花燈。
花燈很好看,每個花燈上都有單位的名字,還有下麵縣城送上來的花燈。
走了半個小時,才把花燈看完。
河山市的一切,對於薑小弟來說都是那麼驚奇。
在農村可沒有這麼多花樣。
花燈更彆說有這麼多花樣,這些花燈裡麵都裝著電燈泡。
農村自己糊個燈籠,裡麵放上蠟燭,元宵節晚上提著出去,就很有麵子了。
城裡是真的好呀!
比農村熱鬨多了。
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薑宇看向前方,是秧歌隊。
有好幾波,穿的衣服不一樣。
城裡的秧歌隊這麼講究呀,每個人都化著妝,還有扮孫悟空,豬八戒的。
臉上戴著麵具,在秧歌隊的中心位置,有一些小孩子追著扮角色的人。
廣場上響起煙花,煙花飛到空中,熱烈綻放。
那麼喜慶,那麼熱鬨,這樣的熱鬨在農村是沒有的。
薑小弟很激動。
鄉下正月十五也會扭秧歌,扭完秧歌,大隊會給做飯,自然這飯,是村長安排人到家家戶戶收的。
提供柴火,家裡的鹹菜,自己家的米麵都行。
扭完秧歌,大隊給熬米粥。
扭秧歌的人回家拿上碗筷,去大隊喝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