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如今對方勢大。
或許早已在覬覦徐州,對方怎麼可能放過如此機會。
“看來子仲也想到了!”
陶謙看了糜竺一眼,開口道:“我們不能阻止劉備,也不能阻止袁術,是以我徐州,哪怕什麼都不做,依舊難以避免戰禍!”
“而眼下的時機。”
“在於朝廷發出的討袁術天子詔,劉備一介縣令,都敢舉義討袁,我陶謙身為徐州刺史,又何能退縮?”
“那荊州劉表,又何能退守?”
“這個顏麵,我陶謙丟不下,那劉表也丟不下,否則必為世人恥笑!”
“我陶謙!”
“與其丟了顏麵,彼時亦要抗袁,為何不現在,與劉備共同舉兵,我堂堂徐州刺史,又豈能落於人後?”
“主公英明!”
糜竺聽完深吸口氣,心悅誠服朝陶謙一禮。
“去吧!”
陶謙擺了擺手,開口道:“老夫會同劉表修書一封,此役若能得勝,中原格局再變,反之,亦不負漢臣之名!”
他此前雖同袁術有過交集。
但那時候的兩人,都是漢室臣子,如今一方背叛了朝廷,往昔那點情分,自然也隨之散去。
“喏!”
糜竺恭敬作揖應是,轉身快步離去安排諸事。
翌日,臨近巳時。
劉備和關羽、張飛二人,帶著三千兵馬,趕著糧草輜重,來到了郯城北門。
陶謙早已率徐州眾文武。
在此地相迎。
原本按陶謙的地位,肯定是不用這麼大場麵迎接劉備的,畢竟後者的官身不過是縣令。
陶謙來此的原因有三。
其一,劉備舉大義而來。
其二,他欲同劉備共商大計。
其三,陶謙本就是不拘小節之人,並不會因為劉備的身份,而看不起對方。
“平原縣令劉備,見過陶使君!”
劉備見城門處的場景,隔著老遠便翻身下馬,快步行至陶謙眾人身前,滿是感動抱拳道:“微末之身,當不得使君如此降貴紆尊,實令備受之有愧!”
在劉備經過琅琊郡之後。
陶謙的這番陣仗,當真是把劉備感動壞了。
“玄德!”
陶謙滿臉笑意,道:“沒想到不過一年光景,你我便再度相見,你要舉兵伐袁之事,老夫已經知曉,不愧是中山靖王之後,若天下漢室宗親,皆能如玄德一般大義,這天下又何至於此!”
“當不得陶使君謬讚!”
劉備趕忙自謙道:“哪怕備非是漢室宗親,麵對袁術的不臣,依舊會舉義攻打袁術,做一個大漢子民,應該做的事。”
“玄德高義!”
陶謙聞言麵上滿是讚歎,看著劉備點了點頭,旋即上前拉著對方道:“走,先隨老夫入城,老夫已在府上,備好了酒宴為玄德接風,彼時共商討伐袁逆!”
“陶使君先請!”
劉備聞言目光一亮,他沒想到陶謙,竟然也有討伐袁術的意思。
這樣一來。
他彆說是募兵,背靠徐州的他,完全可以考慮,為義軍置辦更好的軍械,以此增強義軍的實力。
就在劉備和陶謙碰麵之際。
張靖的書信,在信使的護送下,已快馬加鞭進入了豫州。
喜歡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