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陳留郡。
東昏官道上,此時的太史慈,正率領著兩千鐵騎趕往封丘。
“校尉!”
張遼看了看前方的官道,出言道:“據紀靈那邊傳來的消息,眼下劉備正渡濟水往平丘,他們去封丘渡濮水,咱們的都是鐵騎,隻怕是不易渡河啊!”
兗州的西南四郡。
本來就沒什麼百姓。
一些小的渡口,自然沒什麼船隻,大軍想要渡河,隻能打造木筏,慢慢運過去。
好在不論是濮水還是濟水。
如今都正逢改道,河底多有泥沙沉澱,其壯闊程度,遠比不上數百年前,更比不上黃河。
否則單憑木筏就想渡河。
那也是極為不易的。
但那也僅限於運兵運糧,換做是戰馬的話,那就太冒險了,畢竟戰馬這玩意金貴。
“無妨!”
太史慈聞言麵色複雜道:“對此我早有打算,紀靈他們渡濮水,咱們就直接走封丘官道,入河南尹陽武城,再由陽武城往原武城!”
“待到了原武城。”
“咱們可在城內休整,同時譴出斥候探查敵情,若紀靈同劉備交戰,不論雙方誰人得勝,咱們都可做一支騎兵,在最關鍵時刻,給劉備致命一擊!”
東昏距河南尹原武城。
還不到兩百裡,他們這兩千鐵騎,花一天多時間就能到,而劉備想要經酸棗、入原武城,起碼也得要三天時間。
而原武城外也有一條河。
名為陰溝水。
不過原武城外的陰溝水規模不大,而陰溝水這個名字,也有小水的意思。
是以原武城外的陰溝水之上,有著一道橋梁,以供通行往來。
“校尉高見!”
張遼聞言大表讚同,出言道:“若如此說來,那紀靈和劉備二人,極有可能會戰上一場!”
“的確很有可能!”
太史慈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道:“劉備不敢冒進,在得知紀靈引兵前來後,定會放緩行軍。”
“哪怕其先入酸棗,也依舊會被紀靈咬著不放,如此,咱們或可立下首功,須知劉備此人,連主公也極為看重!”
昔日太平府未出。
黃巾兵圍都昌,太史慈還在孔融麾下做事的時候,受命殺出重圍前往求援,而他請到的人正是劉備。
連太史慈都沒想到。
他沒有參與青州之戰,卻撞上了曾經這位熟人,而且雙方還得兵戎相見。
可眼下局勢。
也容不得他有絲毫留情,因為他非常清楚,主公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鏟除劉備。
而他們這支鐵騎。
極有可能便是能否留下劉備的關鍵。
他要是在這個時候掉了鏈子,故意放水的話,那就是對主公不忠,對袍澤不義,是以他已經下定決心,此役當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