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隸,京兆尹。
長安城,太尉府邸。
大堂之內,太尉周忠、司空淳於佳、司徒趙溫、大司農士孫瑞、執金吾伏完、偏將軍董承等忠貞之士,分席而坐,共商要事。
“列位諸公!”
大司農士孫瑞神情凝重,出言道:“迄今為止,關中之地,已有五十餘日未見雨水,而城內糧價,莫說下麵的百姓,即便是老夫府上,亦難以維持生計!”
“此外,據下方官吏彙報!”
“原京兆尹近二十萬百姓,如今已有兩成百姓,遷至他郡避難!”
“長此以往。”
“恐無需旬月,這京兆尹的百姓便會減半,屆時,長安城是否還適宜作為朝都?”
身為大司農的士孫瑞。
本應掌控天下戶籍,然如今亂世,他所能掌控之地,僅司隸這一隅的戶籍而已,而京兆尹作為都城所在,他對境內百姓,自然是倍加關注。
而今關中旱災將至。
百姓亦在迅速流失。
待京兆尹百姓儘去,他們這些人的存在,便也失去了意義,朝都更不可能留於此地。
“唉!”
太尉周忠歎息一聲道:“老夫何嘗不想遷都,然老夫雖為太尉,卻無絲毫實權,那段煨不表明態度,我等亦徒呼奈何啊!”
“依下官之見!”
董承麵色陰沉道:“那段煨看似為大將軍,實則不過是曹操的爪牙,根本就無法做主!”
“……”
隨著董承話落,堂內霎時鴉雀無聲。
關於段煨隻是棋子一事,眾人皆上心知肚明,然如今被董承挑明,眾人皆不敢輕易接話。
因為段煨可是西涼將校出身。
而他們這群人,從董卓擅權開始,便一直被西涼將校拿捏,這些將校根本就不把他們當回事,動輒就出手殺人。
彆看段煨看似對他們客氣。
萬一要是激怒的對方,那對他們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董將軍慎言!”
司徒趙溫聞言似有些不喜,微微蹙眉道:“忠明將軍身負國朝重任,老成持重、深思遠慮也是應該,你又怎能將其當作曹將軍的爪牙呢?”
“以後這種話,就不要再說了!”
董承聞言趕忙起身,朝趙溫恭敬作揖道:“趙司徒教訓得是,是下官失言了!”
堂內眾官吏見此場景。
不由神色各異。
他們能走到如今這一步,大多都不是什麼等閒之輩,隻是他們也有些不明白,趙溫為何會這樣說。
“嗯!”
趙溫微微點頭到:“國朝遷都,的確茲事體大,不過眼下卻是不好再拖下去,曹將軍已入益州,可見劉州牧並無反意,遷都益州於朝廷而言,乃極好之事!”
“此中益處!”
“想必也無須贅言,是以吾以為,吾等當合力促成此事,隻要陛下同意遷都,吾料忠明將軍,也不敢違逆皇命!”
關於遷都之事。
他們這些個大臣,也曾在朝堂是提起過幾次,但即便他們大多同意遷都,但天子劉協明顯更在意段煨和趙岐的態度。
趙溫的想法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