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魏郡。
鄴城,太平府。
張靖端坐於主位,翻看著荀攸送來的兵車器集薄,上麵記載著太平府治下,現役的軍械,以及武庫的武備。
甲胄合計,二十七萬九千三百五十二副,其中股甲衣(皮甲),占據十二萬三千餘,鐵紮甲十五萬左右,餘下皆為鎧甲。
兵器最多為長鈹。
長鈹與劍相似,兩麵開刃,隻不過劍柄變成了八尺長柄,多為步卒使用,足有三十六萬柄。
其次便是問罪刀。
問罪刀非執法者專屬,而是太平府治下將士的常規佩刀,如今亦有二十三萬餘。
再其次,便是長铩、長矛、長戟、長槊、長槍等等,合計也有十萬餘。
常規弩十二萬張,弩矢百六十萬餘。
弓七萬張,箭矢八十萬餘。
盾六萬餘,各類戰車合計七千餘,剩下的便是一些太平府非規軍械,如強弩、戰斧、環首刀、長劍等等。
“這就是軍閥的家底嗎?”
“軍械倒是不怎麼缺了!”
“那是不是可以拿出部分冶鐵,來改善民生?”
看完資料的張靖,覺得自己的太平府強得可怕,暗自提醒自己不要飄。
這個時代的冶鐵工藝不差。
高爐煉鋼什麼的,早在百年前就已經出現,如今官方的冶鐵手段,已經進入到利用水利鼓風的階段。
加上太平府最強的。
便是半軍管製,所帶來的動員力。
可以說太平府的動員力,雖不能和通訊改革以後的動員力相提並論,但也能同可愛的老祖宗時期的動員力比肩。
強大的動員力。
能帶來諸多好處,大大提高生產力,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太平府的軍備。
一部分是從彆人手裡拿的,另一部分是自己鍛造的,但不論怎麼來的,眼下也差不多到了一個飽和。
而太平府在短時間內。
也不準備開啟大的戰端。
張靖便想著,拿出工部一部分生產力出來,用以改變民生,如民間鐵器的普及,以及農耕用的神器,曲轅犁。
這玩意張靖早就想普及。
但事有輕重緩急,如今有了足夠的自保能力,曲轅犁的事情,也當提上日程。
和傳統的直犁相比。
曲轅犁更為靈活的同時,還能減輕人力與畜力,效率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幾乎能做到對直犁降維打擊。
“老典!”
想到這裡,張靖將資料收起,朝一側典韋道:“著人傳羊衜,公達、王度三人來見!”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