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常山郡。
真定縣耿鄉,大榕樹下。
“……”
隨著老高話落,眾百姓神色各異。
有些許察言觀色能力的百姓聽完,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之色,其中老祁目光一亮,目光凝視著老高,快步上前大聲道:“算我一個,我也要報效朝廷,我也要打破這家徒四壁!”
“還有我!”
“老高,把我也算上……”
在其他百姓不解的目光中,很快就有十餘百姓表態,表示要同老祁一道,前往參與運糧。
“罷了,我也去!”
一名百姓見自己的好友表態,在一番掙紮之後,歎了口氣上前道:“既然老趙都去了,自然少不了我老李,到時候也能有個照應。”
“……”
其他百姓見狀,接著又有十餘名百姓表態,剩下的百姓在苦勸無果之後,隻能囑咐老高等人要多加小心。
隔天。
耿鄉有秩見老高帶人前來,麵上滿是疑惑之色,當即出言詢問緣由。
“耿老!”
老高麵容正色,大義凜然道:“如今太平府掀起戰端,吾等生於常山,乃大魏子民,為朝廷效命,自當是義不容辭!”
“嗯,不錯不錯!”
有秩耿老聞言,麵上先是帶著意外,旋即迅速為欣慰所代替,含笑頷首道:“常言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汝一草民,有此等覺悟,實乃難能可貴,老夫即刻為汝等發放信傳。”
“縣主簿與老夫有些交情。”
“有老夫的信傳在手,待汝等去到縣衙,分到的活計,也能輕鬆不少,這點薄麵,老夫還是有的。”
說完。
耿老便樂嗬嗬的回到書房,準備為老高等人手書信傳。
“有勞耿老了!”
老高聞言心下鬆了口氣,朝著耿老的背影施了一禮,後者在真定是大族,耿鄉的有秩一職,屬於耿氏的自留地。
他們這些鄉裡的普通百姓。
想要出個遠門的話,必須得有裡正、有秩、縣衙、郡府開出的信傳,這玩意就是路引。
要是沒有路引。
他們一輩子都隻能待在裡中,哪裡都去不了,當然,殺人犯等亡命徒除外。
他們想要去運糧。
裡正那裡好說,有秩這裡才是重點,好在運糧的活計沒人願意乾,他們的自告奮勇,上麵的官吏自是求之不得。
畢竟隻要不出意外的話。
耿老也能得到上麵的褒獎。
又一日,真定縣。
府衙大堂內,縣令聽著官吏的彙報,老臉笑成了一朵菊花,嘴角止不住的往上揚。
他如何也想不到。
往常人憎狗厭的活計,如今在他的治下,竟成了香餑餑。
據他不完全統計。
真定縣道今天為止,自願運糧民夫已有近兩千,對於這些運糧民夫,問就是要為朝廷效命。
再問就是忠誠。
太平府陳兵魏國疆界,數日前中樞已經傳達了命令,由於缺少駑馬的緣故,他真定縣需要提供運糧民夫五千。
不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