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國,上艾城。
“將軍!”
沮授在將士的護衛下,尋到了守城的張合,神色凝重道:“城內運糧民夫作亂,其數目之眾,或不下五千。”
“幸好吾等早有防備,才未讓亂民火燒糧倉得逞,然城內之亂若不從速平定,恐上艾城危矣!”
“五千?”
張合聞言麵色微變。
此時他雖已數度將登上城樓的敵軍擊退,然城外的攻勢卻未見有絲毫疲態,而城內亦是亂成一團,如此裡應外合之下,稍有差池,上艾城便會易主。
“沒錯!”
沮授神情肅穆,頷首道:“即便人數不足五千,也絕不低於四千,僅憑我等此前的準備,恐難以迅速平定此亂。”
“先生!”
張合眼中帶著猶豫,深吸口氣後,凝重道:“想來今日之戰,定是太平府賊軍蓄謀已久,在下亦難以自決,先生以為應當如何?”
上艾城貫通南北。
張合麾下足有三萬兵馬,在早有準備的情況下,太平府想要裡應外合,其難度堪比登天。
然如此多的民夫動亂。
讓張合不得不多想,那就是魏國的民心出了很大的問題。
他相信。
在他的戒備之下,城外的敵軍,在這段時間裡,根本不可能和城內取得聯係。
而今卻是一起行動。
說明太平府早有預謀,而且民夫可不止他們上艾城有,其他城池同樣也有。
沮授送出的書信,才過去不到兩天,彆說送去廮陶城,即便房子城也送不到。
倘若其他重鎮沒有防備。
其後果,或將是亡國就在眼前。
即便魏國不亡,那也定會損失慘重,最後隻能是苟延殘喘。
張合不得不多想。
倘若他下令平定城內之亂,將上艾城牢牢守下來,將會麵臨著什麼。
平定城內諸亂不難。
難的是,他不敢保證,也沒有把握,確定魏國能不能渡過此劫。
“將軍之意是?”
沮授聞言猛地抬頭看向張合,見後者眼中的神色,他也明白什麼。
“太平府非是良善之輩!”
張合抿了抿嘴,眼中閃過一絲忌憚。
他的確可以讓麾下精銳出手,從而迅速平定內亂,可要是下手太狠,魏國又支撐不住,那麼迎接他的,必將是滅族之禍。
彆看太平府對自己人不錯。
對方這些年下來,夷族之事做得可不少,特彆是他們這種大族。
城內民夫的舉動。
可見太平府早已深得民心,這種最直觀的衝擊,讓張合不得不猶豫。
“荒唐!”
沮授聞言心中一緊,其目光凝視著張合,搖頭道:“事已至此,將軍以為自己有得選?”
“倘若將軍有此心!”
“不若即刻命將士投降,以此換得太平府高位,又何必左右為難?”
沮授自然不願投效太平府。
他同袁紹早已休戚與共,況且在他看來,隻要太平不能將魏國一舉擊潰,魏國便還有翻身的機會。
如他們的上艾城。
以及魏國皇城廮陶,隻要這兩個地方沒事,那麼局勢就不算太壞,還沒到需要投降的地步。
城內的亂民不能撼動上艾。
那麼防禦更加森嚴的廮陶城,更加不會出現什麼變故。
“先生說笑了!”
張合聞言微微蹙眉,見沮授眼中滿是自信與篤定,心中也猶豫了起來。
“將軍!”
沮授正色道:“今局勢危急,還望將軍莫要自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