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遼西郡。
令支城,濡水之濱。
公孫瓚軍帳,中軍大帳內。
“袁紹敗了?”
此刻的公孫瓚身披戰甲,死死盯著公孫範,滿臉儘是難以置信,沉聲道:“這豈有可能,這絕無可能!”
“袁紹縱然品行卑劣,不堪大用,但其麾下尚有數十萬甲士,謀士如雲,將校如雨,實力與太平府相較,亦不過稍遜一籌而已,豈會如此輕易敗給張玉衡,簡直是荒誕至極!”
如今的公孫瓚。
正雄心勃勃,於令支厲兵秣馬,想著魏國與太平府鷸蚌相爭,他好漁翁得利。
公孫瓚亦同昔日的袁術一般。
認為袁紹隻是壞,而絕對不是菜。
魏國的實力或稍遜太平府,但也隻是稍遜而已,後者還沒達到碾壓前者的地步。
然今日得到的消息。
卻是廮陶城破,魏國慘敗。
魏帝袁紹,包括其子嗣儘數歿於太平府。
這讓公孫瓚如何能夠相信。
在公孫瓚看來,雙方此役必定會是曠日持久,他還想著雙方的爆發戰事,怎麼也得五六月份,最快也得四月中下旬。
而眼下尚未至四月下旬。
他卻收到魏國覆滅在即的消息。
這讓公孫瓚實在難以接受。
“兄長!”
公孫範神色凝重道:“此消息恐怕非是謠言,須知那廣昌的張濟,早在數日前便經飛狐道進入涿郡,如今或已兵臨薊縣,高覽非是良善之輩,若非太平府於冀州大捷,張濟緣何敢於孤軍深入?”
“若此消息不假。”
“魏國遺部定難與太平府相抗,或不過半月光景,張玉衡的兵馬,便會兵臨令支城。”
“吾等與太平府有大仇。”
“今太平府勢大,吾等當早做準備才是!”
公孫範心底清楚。
他們和太平府之間的仇怨,早已無能化解,如今太平府攜大勢而來,他們要是還想活命,就必須得跑路。
至於反抗什麼的。
根本不存在。
彆說他們不過萬餘步騎,即便再增多幾萬,麵對攜勝勢而來的太平府,他們也沒有反抗的能力。
“嘭!”
公孫瓚聽完神色一陣變換後,拳頭重重砸在桌案,臉色陰沉道:“袁紹果真是個廢物,速遣儘斥候,前往右北平探查消息,待確認此事真偽,吾等再行定奪。”
此時的公孫瓚同閻象一般。
魏國敗得太快,讓公孫瓚始料未及。
倘若消息千真萬確,那麼當所謂厲兵秣馬漁翁得利,都將會成為空談,甚至整個幽州燕雲之地,都會沒有他們的立身之所。
“諾!”
公孫範恭敬抱拳應是,懷著沉重的心情快步離去。
公孫瓚看著公孫範的背影,麵上浮現一抹頹然,眼中帶著希冀,低喃道:“但願此乃謠言罷!”
然前後三日光景。
公孫瓚便徹底沒了僥幸,因為漁陽郡傳回消息,稱魏國幽州主將高覽,及薊縣守將已經投降,廣陽郡諸縣亦望風而降,太平府的兵馬不久便會進入漁陽郡。
同時。
公孫瓚也從中知曉了魏國,為何會敗得如此徹底的主要原因。
“袁紹自詡禮賢下士,謙良賢德,然今魏國亡於民心離叛,幽州軍民儘降於太平府,足見其乃道貌岸然之徒,欺世盜名之輩!”
留下這句話後。
公孫瓚帶著滿心不甘,攜部曲家小東遷而去。
四月下旬。
魏國袁紹敗亡的傳遍天下。
劉瑁、士燮、公孫度、曹操、韓遂等聞此,皆悚然變色。
魏國袁紹敗亡,讓他們明白。
天下的局勢,必將再臨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