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搏肯定是裝糊塗賣傻故意這麼問的,但在場所有的與會專家聽到的都是葉搏特“純情”的茫然不解……
是呀,直接問問王競中不就知道了嗎?
不行就打狗日的……
對麵的警官被噎的一時語滯了起來。
這裡頭當然也有保密紀律在裡頭的原因,但同時更多的,他自己其實是心裡頭最清楚的,自己是被葉搏暗暗的反將了一軍的。
人家這是在故意的借機打探案情呢!
“這個……,我們目前還在努力。
截止目前為止嘛,嫌疑人的確的還在負隅頑抗,還沒有交代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所以今天咱們組織這個會,目的也是希望能儘快拿出一個權威的結論來,從而反向的促進案情的偵破工作。
葉老師……,目前我能透露的,也就隻有這麼多了……”
警官說到最後,甚至已經多少的帶上了一些祈求的語氣,就差直接說了,“葉老師,您就彆在為難我了,不能說呀!您不是跟我們董廳很熟嗎?問他去呀……”
葉搏點頭,也就沒再繼續逼迫。
心裡頭其實已經印證到了自己的猜想。
王競中必然是會百般抵賴、誓死不招的!
這裡頭原因其實很簡單,目的也肯定隻有一個。
保命!
您想想,x案、車禍殺人未遂案已經基本的坐實到他身上了,現在再加上一個偷盜王陵級大墓。
如果前兩項並罰的最終結果是他必須的進到號子裡住上十幾二十年的話,家裡在風浪過去以後努力運作一下,大概率的還能搞個保外就醫的話。
那麼如果再把這個文物盜竊案也加上,賞他顆花生米!肯定都不會推到年後頭去了的!
反之而思考,如果這邊定論了,即使他死不開口,法律層麵也就等於有了最終定罪的基本證據……
“我不多說,也僅僅代表個人觀點,而且所說的依據,也隻是自己業餘愛好中的一些風水學上的雜亂知識……”
葉搏正式開口了!
前頭蓋帽的一句話,就已經足以讓在場數位對葉搏過往事跡早有了解的人興奮不已。
慕敬淑就更是驕傲的擺出了一副的勝者的姿態……
“孤曜獨聳、迎風曝日、直斬龍脈、不聚王氣!
鳳凰嘴那地方,看似吉壤,實屬孤陽,並非一塊風水寶地,反倒是煞氣十足。
我想,沒有一位帝王會選擇這種地方,做為他肉身、靈魂安寢之地的……”
葉搏一開口,就先徹底否定了鳳凰嘴大塚是帝王陵寢的可能。
結論,必然是震驚當場的,無論是支持還是不支持這一觀點的。因為葉搏所說過於虛幻,甚至有些裝神弄鬼。
可是你們,今天請我過來,至少表麵之上,不就是想聽這些嗎……
慕敬淑,直接把手中的鋼筆重重的往本子上一摔。
“小葉!不要無根無據的瞎說!
不管是為了這個案子還是勘定陵寢的位置,這都是十分嚴謹且嚴肅的事情。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的!”
慕敬淑很生氣,自己的觀點被人否決,而且還是自家的侄女婿。
葉搏很無辜,卻是看向了對麵的警官。
“暢所欲言嘛,慕主任。咱們今天就是一個閉門的討論會,每位專家都可以暢快的發表自己的意見的。怎麼還能因為觀點不同,事後追責不成……”
警官出來,主持了公道,隨後笑著示意葉搏繼續。
“我是有理有據的,風水也是一門學問,是有自己的教科書的。雖然現在,許多有著現代科學觀的人大多不信這些了。
但是咱們彆忘了,千百年前的帝王將相卻是十分迷信的。他們的行事做事,可不會跟著現代人去走!
從風水學上去看,鳳凰嘴那個地方,地形陡峭、孤立,遠觀如鳳凰引頸,雖為龍脈,但在風水形法派中屬於“孤曜”星體,雖有貴格但煞氣較重,是犯了犯“孤陽煞”的。
再說了,有哪位帝王會以自己的陵寢自斷龍脈,毀了自己的江山社稷?
除此之外,周圍的環境也明顯不對,風水還講究“陰陽調和”。鳳凰嘴一峰突起獨立於神鹿塬北岸,缺乏左右護山龍虎砂環抱,“孤陽不生”。狂風疾吹,氣散而不聚,無法藏風聚氣。作為帝陵,此乃大忌,象征皇帝孤傲無輔、社稷不穩……
·鳳凰嘴山勢陡峭,在風水“五行星體”中屬“火星”。火性炎上、暴躁、不穩定。帝陵若直接建於其下,猶如頭頂烈火,象征國運急躁易折、皇帝性情暴虐,這與文皇帝曆史上的仁厚形象也是完全完全相反。
古代帝王陵寢的選址,一定是集合了那個年代最大的智慧,是一場融合了形法風水、天星風水、政治哲學和個人意願的完美實踐……”
葉搏一番有理有據的高談闊論,直接的把在場之人都聽呆了。不管你信不信,到這至少是一場實打實的風水學普及課了。
“說了那麼多,你連鳳凰嘴大塚都給徹底否了。難道文皇帝的陵寢就壓根不在神鹿塬上不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實的科學依據就是,這周圍除了已經探明身份的太後陵,可就再沒有同等規模的封土了!”
慕敬淑肯定還是不服氣的,強辯著自己的理由。
葉搏又被頂的不得不回應了。
“為什麼就一定要有封土?”
“這是既成先例!曆史上那個帝王,除了依山為陵,那個沒有巨大的封土,這是皇權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葉搏反問一句,隨之卻引來了慕敬淑更大的火氣。
心平氣和的,葉搏隻用四個字回答了慕敬淑的問題。
“成吉思汗……”
有人實在繃不住,用拚命的咳嗽來掩蓋止不住的笑了。
也難怪,慕主任一生學術嚴謹,可怎麼就把這位一代天驕給忘了呀。
葉搏心中就更是得意萬分,卻不是因為眼前的勝利,多想想那位天驕,當時在他旁邊“忽悠”的人,可是自己的先祖師爺長春子!
這是不是也算是一脈相承了……
“無封無土,藏風聚氣,陵寢與自然融為一體,並最終成為龍脈的一部分,而不是突兀的破壞了龍脈,豈不是兩全其利。這不後來也證明,的確的保了漢家綿長的囯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