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蘇瑤與李勉等人正在長安城中熱火朝天地籌備著文化融合之事。
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如疾風驟雨般傳來。
眾人紛紛抬眼望去,隻見一名信使快馬加鞭,風馳電掣般直抵眼前。
隨後一個利落的翻身下馬,迅速呈上一份加急文書。
李勉趕忙上前接過,展開仔細閱覽。
起初神色一凜,緊接著便麵露欣然之色。
原來,此文書乃是李靖將軍傳來的捷報與通報:大唐軍隊於西北邊境巡邏作戰時,竟與遠方強國大食不期而遇。大食久聞大唐之赫赫威名與昌盛繁榮,其國主遂派遣使者攜帶厚禮前來,意欲與大唐締結邦交,開展貿易往來。
這無疑為文化交流融合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眾人深知,大食地處西域極西之地,其文化、風俗與大唐截然不同。
大食崇奉伊斯蘭教,宗教儀式莊嚴肅穆,其建築風格彆具一格,多以穹頂、拱門為主要元素。
清真寺建築宏偉壯觀,內部裝飾精美絕倫,牆壁上刻滿的阿拉伯式幾何圖案與經文書法,線條流暢而富有韻律,展現出令人歎為觀止的藝術造詣。
其在藝術領域亦是成就非凡,細密畫精致細膩,色彩鮮豔且富有層次感,文學作品如《一千零一夜》,以奇幻絢麗的故事展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
李勉不敢有絲毫耽擱,當即進宮麵聖,將此事詳細稟報。
聖上李世民聞之,龍顏大悅,深感此乃宣揚大唐國威、推動文化融合的天賜良機。
遂降旨令李勉等人全力籌備接待大食使者事宜,並責令鴻臚寺火速搜集大食國情報,以便製定周全的外交與文化交流方略。
之前,李靖將軍推薦的趙風,此時也在長安。他本在邊疆曆經諸多磨礪,對西域諸事頗為熟悉。聞得大食使者將至,他主動前來協助。
趙風身形矯健,目光敏銳,多年的軍旅生涯使其練就了沉穩果敢的非凡氣質。
林羽自告奮勇,承擔起大食使者沿途安全護衛的重任。
他精心挑選“文化護衛隊”的精銳之士,周密部署。
於使者必經之路的山穀要道、河川渡口等地皆設下嚴密防線與暗哨,生怕有歹人或敵對陣營暗中破壞這一重大外交交流活動。
蘇瑤則一頭紮進大食文化的探究之中。
她不辭辛勞,遍訪曾涉足大食的商旅、學者,用心探聽大食文化的細微之處。
從其文學作品中對人性、命運的深刻洞察,到科學領域的先進成果,如天文觀測儀器的精妙構造與精準測算方法,皆一一詳細記錄,並與大唐文化細致比對。
全力以赴探尋二者契合交融之處與交流互動的切入點。
就在眾人全力籌備之時,大食使者的隊伍緩緩東進。
使者名為哈桑,乃是大食國的能臣。
他熟讀經史,深諳外交之道。對此次出使大唐寄予厚望,深知自己肩負著兩國邦交和睦與文化交流互鑒的千鈞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