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疆土,烽火連天,戰爭的陰霾如濃墨般重重浸染蒼穹。
宋軍與敵軍鏖戰多日,士氣漸疲,戰局於宋軍而言,恰似那將傾之大廈,危在旦夕。
然而,冥冥之中,命運的輪盤開始悄然轉動。
一支民間武裝力量似潛龍躍淵,意外地闖入這混沌戰局,為這瀕於崩潰之局勢帶來了一線生機。
這支民間武裝,號為“義勇營”,乃是由四方熱血兒郎自發彙聚而成。
其首領蘇烈,乃一豪俠之士。
蘇烈為人豪爽大氣,義薄雲天,且對兵書爛熟於心,心懷報國之誌,奈何往昔時運不濟,報國無門,遂引領一眾誌同道合之人,於民間勤練武藝,精研兵法,隻盼有朝一日能為大宋儘忠效力。
彼時,戰場之上硝煙彌漫,喊殺之聲震徹雲天。
宋軍的中軍大帳內,氣氛凝重如冰,仿佛能將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主帥李逸風將軍麵色沉鬱,緊盯著沙盤上敵我雙方的兵力排布,眉頭緊蹙如鎖。
探子來報,敵軍已集結重兵,欲於三日後對宋軍主營發起總攻。
而宋軍因連番苦戰,兵力折損嚴重,糧草亦所剩無幾,麵對即將洶湧而來的敵軍攻勢,實難有十足把握抵禦。
正當眾人皆陷絕望之際,帳外陡然傳來一陣喧鬨。
李逸風眉頭緊皺,怒喝一聲:“何事如此嘈雜?”
話音未落,一員小將匆匆入帳,單膝跪地,急稟:“將軍,帳外有一支民間武裝,約有千人之數,其首領求見將軍,聲稱願助吾軍抵禦外敵!”
此語一出,眾人皆驚。
在這亂世之中,民間武裝良莠不齊,雖有忠義之士,但亦不乏趁亂打劫之徒。
李逸風心中滿是疑慮,然形勢危急,已容不得他過多思量。
沉吟片刻後,李逸風沉聲道:“且帶彼進來,本將軍倒要瞧瞧,此人究竟有何能耐。”
少頃,蘇烈昂首闊步,踏入營帳。
他身著一襲黑色勁裝,雖未著華麗戰甲,卻自有一股凜然英氣撲麵而來。
蘇烈見了李逸風,不卑不亢,抱拳行禮道:“草民蘇烈,拜見李將軍。久聞將軍威名,如雷貫耳。今見大宋逢難,吾義勇營眾兄弟皆願追隨將軍,共抗外敵,萬死不辭!”
李逸風目光如電,緊緊盯著蘇烈,試圖從他的眼神中窺探出其真實心意。
良久,李逸風緩緩開口道:“蘇壯士,汝既言助吾大宋,本將軍自是感激。隻是戰場上刀光劍影,凶險萬分,汝等民間兒郎,可曾深思其中利害?”
蘇烈微微一笑,朗聲道:“將軍放心,吾義勇營雖非正規軍伍,但平日裡亦是刻苦訓練,紀律嚴明,絕非烏合之眾。且吾等皆為大宋子民,國之興亡,匹夫有責。今敵軍犯境,燒殺搶掠,作惡多端,吾等豈能袖手旁觀?”
李逸風微微點頭,心中對蘇烈的話雖仍存幾分疑慮,但見他言辭懇切,且義勇營能在此時主動前來相助,想必亦是有備而來。
當下,李逸風不再多言,起身走到沙盤前,指著地圖:“蘇壯士既如此說,本將軍便信汝一回。如今敵軍已將吾軍重重圍困,三日後便會發起總攻。吾軍兵力匱乏,糧草亦所剩無幾,蘇壯士可有應對之策?”
蘇烈走近沙盤,仔細端詳片刻後,眼中閃過一抹精芒。
他手指著敵軍防線的一處細微疏漏:“將軍,此處乃敵軍布防之薄弱所在。敵軍雖兵力眾多,但戰線綿長,此處防守相對疏鬆。吾義勇營可趁夜色,從此處奇襲敵軍後方,燒毀其糧草輜重。敵軍失了糧草,必自亂陣腳。屆時,將軍再率大軍正麵強攻,定可大破敵軍!”
李逸風聞言,心中一動。
蘇烈所言,確有幾分道理。
然,此舉風險亦是極大。
若蘇烈等人奇襲不成,反被敵軍圍殲,那宋軍便真的是回天乏術了。
李逸風沉吟不語,心中反複權衡利弊。
蘇烈似是看穿了他的顧慮,微微一笑:“將軍可是擔憂吾等奇襲不成?將軍放心,吾義勇營中有不少兄弟皆擅長輕功夜行之術,且吾已探查清楚敵軍糧草存放之處詳細地形。隻要將軍能在正麵牽製敵軍,吾等定能馬到成功。”
李逸風凝視著蘇烈,見他眼中滿是自信與堅毅,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邁之情。
也罷,事已至此,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一搏。
當下,李逸風重重一拍蘇烈的肩膀,大笑道:“好!蘇壯士果然有勇有謀。本將軍便依汝所言,三日後,吾等攜手,與敵軍決一死戰!”
三日時光,轉瞬即逝。
是夜,烏雲遮月,天地間一片漆黑如墨。
蘇烈率領著義勇營的千餘兒郎,如鬼魅般悄然穿梭於敵軍營地後方。
他們個個身輕似燕,行動敏捷如風,巧妙避開了敵軍的巡邏隊伍,悄無聲息地向著糧草輜重所在之處逼近。
而此時,宋軍大營前,李逸風已率大軍嚴陣以待。
隨著一聲雄渾的號角響起,宋軍如洶湧潮水般衝向敵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