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於戰國那烽火連天的戰場上,被如狼似虎的敵軍死死圍堵於垓心,身陷絕境。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的手不經意間觸碰到了一直隨身攜帶的山河畫卷。
刹那間,畫卷迸發出刺目的光芒,璀璨如烈日墜地,無儘的光輝如洶湧的潮水般將他整個人緊緊包裹其中。
緊接著,一陣奇異的嗡鳴聲在他耳畔轟然響起,這聲音好似遠古巨獸的低沉咆哮,又似時空錯亂時的呼嘯尖鳴。
林羽隻覺周圍的空間開始急劇扭曲、變形,眼前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
山川河流、喊殺聲、風聲,一切都被卷入了一個巨大的、深不見底的漩渦。
他的身體不受控製地在這漩渦裡飄蕩,猶如一片孤苦伶仃的樹葉置身於洶湧澎湃的洪流之中,天旋地轉之間,意識漸漸被無邊的黑暗無情吞噬。
待他悠悠轉醒,竟發現自己已置身於唐朝長安的朱雀大街。
抬眼望去,街道兩旁店鋪鱗次櫛比,酒旗迎風飄揚,熙熙攘攘的人群身著色彩斑斕的唐裝,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宛如一首歡快的樂章。
遠處,宏偉壯麗的大明宮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那飛簷鬥拱好似展翅欲飛的大鵬,雄渾氣魄展露無遺,彰顯著大唐的無上威嚴。
林羽心裡清楚得很,此次穿越怎會是偶然?這必定是命運的精心安排。
他深切地明白,自己身上肩負著傳承大唐文化的神聖重任,絕不能辜負這曆史賦予的崇高使命。
長安的秋意漸濃,如詩如畫。
楓葉如火般豔麗,在微風的輕柔撫摸下,宛如紅綢在空中翩翩起舞,而後悠悠飄落於古老而厚重的城牆之上。
林羽與蘇瑤相邀來到大雁塔下,此時的秋風恰似溫柔的玉手,輕輕拂過他們的衣袂。
他們仰望著巍峨聳立的雁塔,那古老的塔身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靜靜地訴說著大唐昔日的輝煌與榮耀。
林羽目光堅定,凝視著遠方,緩緩開口:“大唐之文化,猶若此屹立千載之雁塔,任歲月之無情風雨侵淩,依然傲然存世。吾等豈忍其於時光之滔滔長河漸黯、漸逝乎?”
蘇瑤微微頷首,她那清澈如水的眼眸望向大明宮的方向,聲音輕如鴻毛:“然此傳承之路,必滿布荊棘與坎坷。今之世風無常,人心浮躁且功利,欲使眾人重拾對大唐文化之熱忱,何其難也!”
林羽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興奮不已:“吾等不妨先辦一場盛大空前之文化節,重現大唐盛世之繁華盛景,令世人親身體悟彼時之文化魅力,如此或能喚醒其內心深處對大唐文化之深深向往。”
二人商議已定,便馬不停蹄地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
林羽尋到了城中聞名遐邇的樂師李延年,其居所位於長安城西的清平坊。
那是一座清幽寧靜的小院,竹影搖曳生姿。
李延年正在庭中全神貫注地彈奏琵琶。
弦音嫋嫋,如泣如訴。
林羽輕步邁入院中,懷著敬意:“李前輩,晚輩此來,欲述辦文化節之宏偉構想。晚輩以為,若辦一盛大之文化節,複現大唐盛時之繁華,必能使眾領略大唐文化之魅。望前輩助晚輩一臂之力。”
說完,他向李延年深深地鞠了一躬。
李延年聽聞,不禁撫掌大笑,稱讚:“此乃大善之舉,吾定當傾儘所能,定要讓眾人再次聆聽那失傳已久《霓裳羽衣曲》天籟之音。”
與此同時,蘇瑤前往城東的墨韻坊,拜訪著名畫家吳道子的後人吳墨。
吳墨的畫室中,墨香彌漫四溢,一幅幅精妙絕倫的畫卷懸掛於壁間,筆下人物仿佛有靈,山水似可暢遊其中。
蘇瑤說明來意,起初吳墨忙於創作,麵露猶豫之色。
蘇瑤見狀,便在這畫室之中勸說:“吳先生,君可知吳道子前輩昔為宮廷作畫,其作精妙絕倫,堪稱大唐文化之璀璨明珠。其不單呈大唐之盛世風華,更深遠地影響後世畫風。今舉文化之節,正需君這般大家出手,方能使大唐文化之魅力重現於世。”她言辭懇切,目光真摯。
吳墨終被深深打動,放下手中畫筆,果決地陳述:“吾願為文化節繪一幅巨型唐宮盛景圖,以儘己綿薄之力。”
籌備期間,卻是風波不斷,困難重重。
城中一些唯利是圖的富商,如平康坊的王老爺、崇仁坊的李掌櫃等,認為文化節耗費錢財巨大,且無實際利益可圖,便暗中勾結,妄圖百般抵製。
這一日,林羽和蘇瑤正在西市張貼文化節宣傳告示,林羽一邊貼一邊言語:“此番文化節必能使大唐文化重煥華彩,令更多人領略其魅力。
蘇瑤微笑著回應:“誠然,唯盼諸事順遂。”
話音未落,一群蠻橫無理的地痞流氓氣勢洶洶地衝了過來。
帶頭的流氓惡狠狠地扯著嗓子:“誰許爾等於此張貼此等無用之物,速速停下!”
林羽怒目而視:“此乃為傳承大唐文化,爾等休要滋擾!”
那群地痞流氓如惡狼般撲來,將告示撕得粉碎,還對林羽和蘇瑤口出惡言,肆意辱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