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蘇瑾和李逸風自揭露奸臣陰謀後,本以為能暫得安寧,卻未料,更為艱巨的挑戰接踵而至——剖析山河畫卷背後那深邃隱秘的奧義。
於汴京城郊的一處靜謐彆苑,此處碧樹成蔭,繁花似錦,往昔乃是文人雅士吟詩作對、暢抒幽情的清幽之所。
現今,林羽三人將此地暫作隱秘據點,周遭布下層層警戒與隱匿魔法,以防外界驚擾與窺視。
堂屋內,一張古樸的大案之上,山河畫卷徐徐鋪展,幽微光芒若隱若現,仿若在輕訴著那久遠而神秘的往昔。
林羽、蘇瑾和李逸風圍坐其側,眉峰緊蹙,目光專注,竭力從那看似平常卻玄機暗藏的山水脈絡與光影變幻間,解讀出更為深邃的奧秘。
“此畫卷之上,山水走勢看似隨心而布,實則隱匿某種特定規律,吾等當從細微之處著力探究。”
林羽目光如炬,修長指尖輕柔劃過畫中的山巒輪廓,若有所思地言道。
蘇瑾微微頷首,手中緊握著一支精致毛筆,不時於旁側宣紙上記錄著些許思緒,“誠然,且觀此河流走向,與大宋境內水係似有某種呼應,卻又存在微妙差異,莫非其中潛藏著地理機要?”
李逸風則撓了撓頭,望著畫卷滿臉困惑:“吾僅瞧見此畫中景致絕美,然對其深意卻著實難以領悟,這可比練武艱難許多。”言辭雖帶幾分詼諧,眼神之中卻滿是堅毅與不屈,誓要勘破這謎題。
眾人皆陷入沉思……
一時間,屋內靜謐至極,唯聞呼吸聲與筆尖摩挲紙麵的沙沙細響。
良久,林羽似有所悟,長身而起,於屋內踱步:“吾等不妨從曆史維度思索。此畫卷既與大宋命運有所關聯,往昔之重大事件或許可為解開謎題之關鍵鎖鑰。”
蘇瑾眼眸一亮:“君之意,可是如太祖開國、太宗北伐之類事件?然此等事件與畫卷山水究竟如何勾連?”
林羽止住腳步,凝視畫卷:“吾亦尚未明晰,然總覺此等曆史事件於畫卷之上理應有某種暗示或隱喻。吾等需重新梳理此等曆史脈絡,或能覓得端倪。”
於是,在接下來的漫長時日裡,他們埋首於浩如煙海的古籍史料之中,從《宋史》到民間野史,從宮廷秘聞到江湖傳聞,不放過任何一縷可能與畫卷相關的線索。
他們日夜研讀,相互切磋,常因一個觀點爭得麵紅耳赤,又於新的發現中欣然擊掌。
一日,李逸風於查閱一本古老地理誌時,忽興奮高呼:“汝等速來觀瞧,此書中記載之一處神秘山穀,其形貌與畫卷上此片山穀極為肖似,且聽聞那山穀中曾現奇異光芒與神秘力量波動,會不會與吾等探尋之秘密有所關聯?”
林羽與蘇瑾聞之,疾步趨前。
林羽悉心比對書中描述與畫卷圖案,心中湧起一陣激動:“逸風,此發現至為緊要。或許便是突破之契機,需即刻前往此地一探究竟。”
三人稍作籌備,便踏上探尋之路。
他們沿著蜿蜒山路前行,穿越茂密森林,跨過湍急溪流。
一路上,李逸風憑恃高強武藝,在前開道,披荊斬棘;蘇瑾則施展魔法,感知周遭環境,謹防潛在危殆;林羽居中調度,時刻留意四周動靜,警惕可能現身之敵。
待他們抵達那神秘山穀時,眼前景象卻令他們大失所望。
山穀中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全然不見傳說中的奇異光芒與神秘力量波動。
“莫不是吾等走錯路徑?抑或其中另有隱情?”李逸風皺著眉頭,滿臉狐疑。
林羽環顧四周,目光堅毅:“不!吾等並未走錯。此山穀定有蹊蹺,隻是吾等尚未洞悉其中奧秘。眾人仔細尋覓,任何細微之處皆不可疏忽。”
他們在山穀中四處探尋,不放過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樹木。
忽然,蘇瑾發覺山穀一側石壁上,隱隱刻著一些奇異符號。這些符號在歲月侵蝕下,已略顯模糊不清。
“汝等觀之,此石壁上之符號,似是某種古老文字,或許便是解開畫卷秘密之關鍵所在。”蘇瑾激動而言。
林羽趨近石壁,仔細端詳這些符號,卻發現其極為繁雜,自己從未在古籍中見過類似記載。
“此乃何種文字?吾竟從未於古籍中見有類似記載。蘇兄,汝可有法子解讀?”
蘇瑾施展魔法,一道柔和光芒自其掌心射出,籠罩於石壁之上。他閉目凝神,全力與這些符號構建聯係,試圖讀取其中信息。
片刻之後,蘇瑾睜眼搖頭:“此些符號蘊含強大力量與古老秘密,吾之魔法尚無法全然解讀。然能感知,此些符號與山河畫卷定有著千絲萬縷聯係。”
正值他們為石壁符號發愁之際,山穀外陡然傳來一陣嘈雜馬蹄聲與喊殺聲。
林羽臉色驟變:“不妙!定是卡修斯餘黨得知吾等行蹤,前來襲擾。”
他們迅疾做好戰鬥準備。
李逸風緊握雙拳,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興奮:“終有敵人可戰,此些時日光鑽研那畫卷,吾都快憋悶壞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