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靜立於大都的庭院之中,陽光斜斜地灑落在他的肩頭,然而那絲絲溫暖卻難以穿透他內心深處的陰霾。
此時正值元朝二十五年,往昔那繁華盛景仿佛被一層濃重的陰影所吞噬。
玄風道士與劉秉忠分立兩側。
三人的麵色皆如鐵般凝重,憂慮之色溢於言表。
林羽緊皺眉頭,目光如炬,環視著劉秉忠和玄風道士,沉聲道:
“二位,自世祖忽必烈立國至今,此悠悠二十五載。”他稍作停頓,緊握著拳頭,接著說道,
“元朝雖疆域廣袤無垠,卻也矛盾交錯縱橫。”說到此處,他的聲音愈發低沉,
“如今蒙古諸部叛亂,因對朝廷漢化政策心懷憤懣,且各部首領對權力財富分配不均積怨已久,遂在有心人煽風點火下,悍然舉兵反叛。”林羽深吸一口氣。
“南方起義軍亦是步步緊逼,對元廷苛政重稅深惡痛絕,趁勢揭竿而起。”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
“神秘組織更是於暗中肆意興風作浪,勾結各方勢力,妄圖將元朝徹底傾覆。”這時,他上前一步,語氣堅定無比。
“若不儘快籌謀應對之策,元朝必將深陷萬劫不複之境。”林羽的目光中透露出決然之意,緊咬著牙關,仿佛已經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
劉秉忠率先打破沉默,捋著胡須,目光深邃,緩緩開口:
“林兄,當務之急是組建精銳之師。城中守軍多但戰力不一,吾提議讓玄風道長在軍中選才並嚴格訓練,或可成中流砥柱。遙想世祖忽必烈憑怯薛軍橫掃天下,如今吾等也需如此強軍。”
玄風道士微微頷首,白色的道袍在微風中輕輕飄拂,更顯仙風道骨之姿:
“劉兄所言甚是。貧道定會全力以赴。但訓練之法要極為嚴苛,既要練武藝,更要磨心智與意誌。元朝昔日鐵騎靠堅韌意誌和高超技藝縱橫歐亞,吾等必須重拾此榮耀。”
林羽目光炯炯地凝視著玄風道士,神色鄭重:
“那就勞煩道長。吾和秉忠兄會全力籌備物資支持訓練。同時,吾會在城中留意各方情況,儘力探尋神秘組織線索。如今大都城內各方勢力複雜,一定要小心謹慎。”
玄風道士來到兵營,望著眼前數千士兵,高聲喝道:
“眾將士,當下元朝處於生死存亡關鍵之時,汝等皆是熱血之人,應當挺身而出。回想往昔,吾朝大軍西征東討,威風無比。今日在此揀選精銳,入選者將接受特訓,肩負保家衛國之責,重現大元昔日榮光。”
他的聲音猶如洪鐘,在兵營中久久回蕩。
言罷,玄風道士開始安排分組比試。
初始之時,士兵們的表現差強人意,招式淩亂散漫,毫無鬥誌可言。
有的揮刀綿軟無力,有的射箭偏離靶心,整個場麵混亂不堪。
玄風道士見狀,雙手舞動,口中念念有詞。
天空中旋即飄來一片祥雲,灑下細密的靈雨。
“此為靈雨,能洗去疲憊與懈怠,激發潛能。此術乃吾道家秘傳,元朝征戰時曾用以鼓舞士氣,今賜予汝等,望喚醒汝等之熱血。”
這時,一名身材魁梧的士兵手持狼牙棒,闊步向前,眼神中滿是渴望與決心:“道長,吾願一試。”
玄風道士拋出一枚玉佩,高懸於空中:“若能擊中此玉佩,便有入選之機。”
士兵大喝一聲,全身力量彙聚於雙臂之上,掄起狼牙棒全力擲出。
玉佩被棒風擊中,搖晃數下卻未墜落。
“力道雖足,然精準欠佳。想當年蒙古勇士彎弓搭箭,能射中百步之外之目標,爾等尚需加倍努力。”玄風道士麵色嚴肅點評。
隨後,一名身形敏捷的士兵如燕子般輕盈躍起,“嗖”抽箭射向玉佩,箭身擦著玉佩而過。
“敏捷有餘,準頭不足。想吾元朝初期之神射手哲彆,箭無虛發,爾等當以其為楷模。”玄風道士鼓勵著。
就在眾人略顯沮喪之際,一位年輕的士兵穩步踏出。
他目光堅定,周遭的一切似乎都無法對其造成乾擾。
他搭弓射箭,動作流暢如行雲流水,箭若流星,精準無誤地射中玉佩。
“哐!”玉佩瞬間應聲而碎。
“好!汝叫何名?”玄風道士驚喜地問道。
“在下李陽,願為道長效命。”士兵聲音洪亮且鏗鏘有力。
經過層層篩選,玄風道士最終挑選出百餘名士兵。
接著,引領他們來到城外的山穀訓練營。
山穀中綠樹成蔭,山風輕柔拂過,環境清幽卻又透著一股莊嚴肅穆之氣。
“諸位,此處便是爾等訓練之所。接下來,艱苦訓練在所難免,但吾堅信,汝等定能成為元朝希望之星。元朝能有今日之廣袤疆域,靠的是先輩們於艱苦環境中砥礪奮進,爾等亦要傳承此份不屈精神。”
訓練伊始,玄風道士不僅傳授武藝,更注重培養士兵們的團隊協作與應變能力。
“徒兒們,武藝固然重要,但團隊協作和應變能力才是在戰場上生存的之關鍵。”玄風道士高聲叮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