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心懷不軌,暗中勾結負責通市籌備的部分官員。
那些官員先是巧言令色,以場地有限為由,將“漢風珍寶閣”的位置安排在了通市的邊緣地帶,且緊鄰喧鬨雜亂的牲畜交易區。
“哼,就安排在此,看彼等能折騰出什麼花樣!”
其中一人滿臉陰翳地說道。
接著,他們又在物資分配上動起了手腳,蓄意克扣,致使許多展示用的珍貴器具和裝飾品未能如數送達。
不僅如此,他們還如同陰暗角落裡的鼠輩,在坊間散布流言蜚語。
“漢文化商品徒有其表,不過是些中看不中用玩意兒,定會擾亂市場秩序!”
那惡意的話語在坊間肆意傳播。
如此一來,更是蠱惑了一些蒙古商戶,讓他們對參與雅集的匠人進行排擠。
那些匠人在采買原料時,屢屢遭到刁難。
“此貨質量不行,價格還如此高!”
刁難者們趾高氣昂地叫嚷著。
要麼被惡意抬高價格,要麼被汙蔑貨物質量不佳,一時間,籌備工作舉步維艱,人心惶惶,仿若濃重的陰霾籠罩。
但林羽毫無退縮之意。
他心急如焚,一麵不辭辛勞地動員民間那些擁護漢文化的富賈巨商。
林羽言辭懇切:“諸位,此次文化推廣,關乎重大,還望大家鼎力相助!”
林羽親自趕赴匠人坊。
匠人坊中彌漫著木材與顏料的氣息。
林羽踏入坊內,大聲說道:“諸位師傅,此番前來,與大家共克難關!”
匠人們紛紛圍攏過來,一位年長的匠人憂心忡忡:“林大人,此可如何是好啊?”
林羽堅定地回答:“莫急,吾等一同鑽研創新工藝,定能有所突破。”
於是,他與匠人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方案。
“此圖案可否再精細些?”林羽指著一件樣品說道。
“大人,材料受限,怕是難以實現。”匠人無奈回應。
林羽思索片刻:“那換種材料試試。”
就這樣,他們並肩作戰,一同鑽研創新工藝,不斷改良漢文化商品的品質與實用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