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和宋謙置身於明朝那繁華喧囂卻又波譎雲詭的“應天府”中。
在探尋神秘組織與五行器物線索的漫漫長路上,他們屢屢遭遇挫折,身心俱疲,迷茫如厚重的陰霾,緊緊籠罩著二人。
一日,林羽在秦淮河邊一條幽深僻靜的小巷中,被一陣悠揚婉轉、如泣如訴的絲竹之聲深深吸引。
他循著那動人的樂聲一路前行,直至一座清幽素雅的庭院。
隻見數位文人雅士正沉醉於吟詩奏樂之中。
那詩意盎然的場景,令林羽不禁心生感慨:
“這般充滿詩意與雅致的畫麵,與我記憶中唐朝的文化盛世是何其相似。”
他思緒飄飛,回想起唐朝那文采風流、繁華如夢的歲月。
“如今身處這明朝,神秘組織的陰影籠罩,百姓心靈飽受折磨。或許,我可以借助這樣的文化活動,既能探尋神秘組織的線索,又能給百姓們惶惶不安的心靈帶來一絲慰藉。”
這個奇妙的想法在林羽心中生根發芽,愈發堅定。
林羽匆匆尋到身為捕快的宋謙,激動萬分:
“宋謙,吾等身陷謎團,久攻未破。然今見此文化雅集之景,吾忽生一念,或可借舉辦文化之活動以尋線索,亦可撫慰此惶惶之人心。”
宋謙眉頭微蹙,略有擔憂地應道:
“林兄,此計雖好,可吾身為官差,行事需考慮周全。但眼下來看,實無更佳之法,姑且一試吧。”
於是,宋謙趕忙前往衙門,向上司抱拳行禮:“大人,下官有一事稟報。”
上司微微抬頭,問道:“何事?”
宋謙鄭重說道:“下官與友人欲舉辦詩詞大會,一來或可借此探尋一些線索,二來也能安撫民心。”
那上司初時略有遲疑,眉頭微皺:“此事是否妥當?”
宋謙則言辭懇切,詳述其中利害:
“大人,如今城中人心惶惶,若能以文化活動聚之,既能解民眾煩憂,又或有意外之獲。”
上司沉思片刻,而後說道:“也罷,準了!但切要謹慎行事。”
最終,上司許之。
此後,舉辦詩詞大會的消息便如疾風般迅速在應天府傳開。
街頭巷尾,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一茶肆中,幾位茶客正閒聊著。
“聽聞要舉辦詩詞大會,不知是何模樣?”
“聽聞甚是熱鬨,想必會有眾多才子佳人參與。”
“如此盛會,定要去湊湊熱鬨。”
百姓們聽聞此消息,熱情似火,瞬間高漲。
有那文人墨客摩拳擦掌,欲在大會上一展才華;有那普通百姓滿懷期待,盼著能一飽眼福。
一時間,應天府中彌漫著對詩詞大會的熱切期盼。
大會當日,舉辦之地夫子廟前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林羽立身於高台之上,高聲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