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內,捷報恰似那輕柔的春風,悄然輕盈地拂過大街小巷,瞬間如同一把火炬,點燃了軍民心中那壓抑已久的喜悅之火。
百姓們歡呼雀躍,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那一張張飽經戰火洗禮、滿是灰塵卻又洋溢著幸福光芒的臉龐,無疑成為了這場勝利最鮮活生動的注腳。
孩童們手持自製的簡陋旗幟,歡快地奔跑在街頭巷尾,口中呼喊著:
“吾等勝利了!大清萬歲!”
那旗幟在風中肆意舞動,獵獵作響,仿佛在儘情訴說著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每一次飄動都似在講述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議事廳內,林則徐與眾將領齊聚一堂。
儘管疲憊的神色悄然無聲地爬上了每個人的麵龐,那深深的倦意仿佛刻在了眼角眉梢,但他們眼中的欣喜卻如璀璨星光般閃耀,熠熠生輝。
林則徐的聲音略帶沙啞,卻蘊含著無儘的力量,仿佛能穿透牆壁:
“此役大勝,全賴諸位齊心協力,更得益於林羽兄弟之妙計與百姓傾力支持啊!”
林羽連忙拱手謙辭,神色恭敬而謙遜:
“大人過獎,此乃眾人之功。經此一戰,羽深知隻要軍民團結一心,縱有千難萬險,亦能成功闖過。”
此時,一位老秀才激動地上前,聲音顫抖卻充滿激情,那語調仿佛是從心底最深處迸發而出:
“林大人、林英雄,此次勝利不僅振奮人心,更應讓後世銘記。依老朽之見,不妨將此戰之經過與軍民之英勇,編為故事、歌謠,讓團結禦敵之精神傳頌於坊間,深入大清子民之心。亦可融入嶺南粵劇之中,使其成為不朽傳唱!”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眼中滿是讚同與期待,那目光中仿佛有一團火在燃燒。
於是,在城中的茶館裡,說書先生口若懸河,將林羽的妙計、百姓的相助描繪得繪聲繪色,仿佛那場景就在眼前重現:
“話說那日,林英雄巧用火攻,百姓們紛紛解囊相助,一艘艘火船仿若天降神火,燒得英軍鬼哭狼嚎……”
聽眾們沉浸其中,時而激動地拍案叫絕,手掌拍在桌上發出“啪啪”的巨響,時而感動得熱淚盈眶,淚水順著臉頰滾滾而下。
書院中,先生帶著學生們吟詩作賦,以筆墨讚美這場勝利與軍民團結之力:
“烽火耀山河,齊心禦寇倭。
智勇驅夷患,浩氣貫清波。”
那稚嫩卻豪情滿懷的詩句,久久回蕩在書院的上空,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城外軍營裡,士兵們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他們深知英軍必卷土重來。
在林羽的帶領下,眾人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林羽一邊指揮著士兵搬運石塊加固城防,一邊大聲喊道:
“兄弟們,加把勁!可不能讓英軍有可乘之機!”
士兵們齊聲回應:
“是,林將軍!”
這邊,幾個士兵正圍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匠人,認真學習修繕兵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