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
敬元穎一聲問詢,薑鐘回過神來,搖了搖頭,“也罷,俗話說:凡學道術者,皆須有好劍鏡隨身。我暫且信你。”
若論怎麼避此災劫,薑鐘敢說這世上沒人比自己更懂。
神州難容,咱就去港城,港城不行,咱去彼岸,再不行,三哥那裡也能棲身。
敬元穎聞此言,歡歡喜喜拜道:“多謝郎君。”
薑鐘坦然受了,問道:“你似乎有察前後的本事?”
元穎道:“些許觀星望氣之術罷了。”
薑鐘翻手取出寶劍,“你可知道它的來曆?”
元穎接過寶劍,仔細端詳,半晌才遲疑道:“曾聽聞:晉惠帝元康三年,武庫火。燒漢高祖斬白蛇劍、孔子履。鹹見此劍穿屋飛去,莫知所向。此劍形製幾若再造,但氣息無差,豈不是天子劍失而複得?”
“劉邦的劍?”
薑鐘眉毛一挑。
元穎搖頭道:“應該是取了天子劍胚,重新回爐再造的,比不得漢天子時承載國運之威。”
薑鐘點點頭。
聽到井口傳來嘈雜聲響,知道是手下們找過來了,他令元穎回到鏡中,把劍鏡收入袖囊,摸了摸臉,收了魔身,還化作儒雅青年麵貌,騰空而起,頃刻間飛出深井。
李恪良和沈輕秋聯袂而來,忽然見薑鐘從井口飛出,連忙叩拜下去,“薑先生。”卻又見到薑鐘腳不沾地,馮虛而立,俱是頭皮一麻,忙低頭不敢多看。
薑鐘負手而立,溫和目光看向李恪良,“恪良何時到的?”
李恪良道:“今天剛到。”
薑鐘問道:“現在是什麼時候了?可曾有道士過來?”
李恪良剛到這裡,還沒了解這些事,沈輕秋心下算了算,回道:“薑先生進井後,到今天是整整三十七天,至於道士,卻一個也沒見到。”
三十七天。
薑鐘略略一想,就明白了。
自己成就本需要七十二天,得敬元穎幫助,卻一天就得了初陽火,其他時間,都用在了煉化龍軀上了。
原本陰陽調和之時,煉化龍軀用不了這麼久,隻是薑鐘一來要仔細查探龍君是否在屍骸上留下後手。
二來也不想舍去自己辛苦修來的飛僵之身,所以硬是把龍軀和飛僵軀體融合在一起,五臟合五臟,六腑合六腑,肌肉筋骨皮膚等一一相合,導致他的身體已經強悍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