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口。
鬆本鈴野和那個老頭正在商量怎麼給災民分組。
經過“神仙顯靈”的事情後,他們的工作雖然好做了許多,但實際操作還是一團亂麻,老頭提議直接按軍製,班、排、連、團分組。
小姑娘挺興奮,“那這兩萬多人,豈不是要組成兩個師團?”
老頭笑嗬嗬搖頭,“一個師團的戰鬥人員約一萬五到兩萬人,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要近三萬人,你看這些災民,有一個戰鬥人員嗎?”
見識過薑鐘飛天手段之後,籠罩在大家心頭的陰霾似乎散去了不少,說話間都輕鬆了許多。
兩人正聊著,忽然聽到那一聲巨大震響,都是臉色一變,唯恐又出什麼幺蛾子。
那些災民本來亂哄哄的,聽到聲響,頃刻間都住了嘴,戰戰兢兢向聲音來源看去。
就見一道煌煌劍氣倏忽自地而起,穿過千丈長空,洞穿層雲,映得眾人身上一片金芒。
那扭曲盤繞在人身上的藤蔓被這劍光一照,俱都乾枯碎裂,化成齏粉簌簌而落。
薑鐘隨著如虹劍氣飆揚入空,在雲霄中反身一折,倒提長劍,再度俯衝而下,遠遠便望見,那墓地所在樹林已然坍塌成一個巨大坑洞,數不清的陶俑士兵儘數化為了碎塊。
他哂笑一聲,在半空中盤坐下來,從袖囊中取出玉匣觀看。
裡麵裝著一方金印,蛇形金紐,印文是隸體陰刻的漢字:“漢委奴國王”。
薑鐘笑了笑,暗道:“果然是它。”
《漢書·地理誌》中記載:“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
《後漢書·東夷列傳》雲:“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這印綬代表了什麼呢?法統。
大秦一統天下後,以和氏璧刻傳國玉璽,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到了大漢,依舊沿用玉璽,甚至還讓董仲舒強化了一波,叫做“天人感應”。
從此之後,皇帝又被稱為天子,意為天之子,替老天爺管理天下百姓。
這就是法統。
說明白點,就是皇帝的權力來源於什麼,他的正統性在哪裡,為什麼可以管理我們?
老劉家就可以說,天子的權力是老天爺賜予的,不服你可以去問老天爺嘛。
他們以為這是邏輯閉環,沒人能打破,誰知道後來出了個張角,愣是說老天爺死了,又換了個新的老天爺。
而奴國國王的權力是漢天子給的,老劉家一倒,他們的正統性自然就沒了。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目光看向城池方向,那萬千災民跪伏一地,正在誠心告拜。
薑鐘摩挲著金印,腦中蹦出了無數點子來。
就在他正要回去的時候,周圍泛起了水波漣漪。
咦?
薑鐘側頭看了一眼,把東西收入袖囊,取出了天師劍。
天陽隱去,周圍霎時間變得陰晦不明,疾風呼嘯。
卻是被拉進了陰間冥界。
薑鐘身前出現了一座巍峨聳立的山峰,高入層雲,望不見頂。山峰上長滿了怪樹枝椏,宛如張牙舞爪的凶妖惡鬼。
“人の睡眠を邪魔するなんて、くそ!(擾人清夢,該死!)”
山腳下土石崩裂,鑽出一個數十米高下的凶惡鬼將。
其一身滿是鏽蝕痕跡的鐵甲,手持一柄大錘,頭戴纓盔,赤紅麵具覆麵,一雙眸子宛若血紅燈籠,晃動間拖曳出淡紅尾跡。
大錘一指薑鐘,口中發出如雷大音,“金印を盜むのは、謀反に等しい!(竊奪金印,等同謀反!)”
薑鐘懸於高空,哂笑一聲,根本聽不懂它在說什麼,想來是守護金印的陰兵鬼將。
這家夥不過蠻夷之屬,加上奴國的名頭並不好聽,所以知道奴國這段曆史的人屈指可數,承認這段曆史的更是一個也無,這麼多年下來,能有什麼香火供奉?能有多少存思念想?
能存活至今,全賴漢敕金印之能,看似身軀龐大,氣息卻還不如城隍爺的陰將。
薑鐘隻將肩膀一抖,頭上迸現出一線烈火金芒,見風就漲,須臾間百餘丈上下,幾將籠罩半個昏昧天空,隨後向下一落,宛若天河倒卷,“嗤啦”一聲撕裂空氣,悍然刷去。
那惡將剛開始還凶威赫赫,被這金火之氣一近身,仿佛萬千刀兵一齊卷割而來,一身鐵甲還沒接觸,就被炙烤的通體發紅,身上也嗤嗤有聲,大量青煙滋滋狂冒。
惡將悚然一驚,這才知道厲害,連忙一矮身,重新往出來時打的洞裡鑽去,卻慢了半拍,烈火金光刷下,半邊身子霎時間就被刷去,不由慘叫一聲,愈加努力向地下拱去,頃刻間就鑽進了土中。
而那金芒略一吞吐,就將整個地表覆蓋,金芒亂閃,赤火燎原,漫漫鋪展,竟然向那聳立山峰卷去,如刀鋒一般,將山上怪樹儘數引燃。
那些怪樹原來是惡將這些年來四處搜羅來的孤魂野鬼,被施法鎖拿在此,成了一處景致,此番遭難,明明就要灰飛煙滅,卻一個個歡呼雀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