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舉起了手中枯槁發黑的竹簡。
這竹簡一出,竟然引得浩蕩之氣經天橫過,與彌漫天地的煞氣交相輝映,仿佛含有莫大威能。
細細一觀,上麵有篆書小字,筆跡遒勁有力: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
薑鐘被那龐然氣機迫的退了半步,心中訝然。
這竹簡竟是史書!
春秋時期,崔杼弑齊國君,太史照實記述,崔杼讓太史寫國君死於疾病,但太史傲骨錚錚,說史家據事直書,不改一字。
崔杼大怒,拔劍殺之。
結果,殺了太史叔還有太史仲,殺了太史仲又跳出了個太史季,殺到最後,整個齊國的太史都在往這趕,縱然他殺了千人萬人,也堵不住那悠悠眾口。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
這與量正取直的墨鬥線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上,鏡子素來可以辟邪;人要是正氣存內,則邪不可乾;史家秉筆直書,更是整個文明的無上瑰寶,是以有浩然正氣存內。
而最能表達史家氣節的,無外乎文天祥所說的“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前一句說的正是林九手裡的竹簡。
林九見薑鐘似有懼怕,暗暗鬆了口氣,茅山千年傳承,除了依靠祖師神仙,也有深厚底蘊的。
“大劫頃刻就到,再不走,管叫你化為齏粉!”
林九托舉竹簡,高聲大喝。
薑鐘目光閃動,略一思索,決定冒險一試,他冷笑一聲,踏步邁入草堂。
恰在此刻,遙聞鐘磬大響,連築九聲,須臾聲畢,背後大門轟然落下。
薑鐘眉毛輕皺,目光越過林九他們,看向供台上那一具具端坐的乾屍。
林九等人也有感應,齊刷刷扭頭看去。
最下方的乾屍之上忽然起了琉璃炫彩,似有微風吹拂,須發飄揚,溫和的聲音自莫名之處傳出,“人劫已啟,你不去逃命,還來這裡做什麼?”
林九等人慌忙拜下,口稱:“恩師。”
薑鐘絲毫不懼,目光炯炯,“聽說你們要跑,我來看看你們能跑到哪兒去。”
承度真人不答,反問道:“你知道這大劫是什麼嗎?”
薑鐘目光微閃,“靈機斷絕,民智已開,四萬萬人同心協力,人道大昌!”
承度真人嗯了一聲,“那你知道靈機為什麼斷絕嗎?”
“沒人信了,靈機自然沒了。”
這一點,薑鐘早就搞清楚了,把所謂的靈機比作電子就很好理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