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文的政治訴求,楊劍會伺機遞到陸懷遠的耳中。至於他能否如願接任省委專職副書記,楊劍倒樂見其成。
但是,省委專職副書記的任命權,在黨中央的手裡。省委隻有提名權,中央會參考省委的意見,派出考察小組考核候選人,然後才會對外公布候選人名單,最後交由人大來選舉。
且在這期間,會有很多的變數,畢竟那是奉天省內的三號座椅!!!
好多人都在盯著這個位置,例如省委常委、盛京市委書記蕭然;奉連市委書記陳翔;以及潛伏在暗處的,乃至遠在京城的人物等等。
何人不向往副部大圓滿呢?這是通往正部級的最後一道天塹!隻要能邁過這道天塹,它的政治生涯都會延長許多年!!!
而李博文目前急需的是,省委把他列為專職副書記的候選人之一,外加省委書記陸懷遠支持他出任專職副書記。
話說回來,中央參考地方的意見,主要是參考省委書記的意見。
因此,李博文能否順利榮升省委專職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省委書記陸懷遠能起到一半的決定性的影響。
可怪就怪在,省委書記陸懷遠,至今都沒有在省委常委會上提及關於省委專職副書記的話題。
更怪的是,中央組織部,至今也沒有派來考察小組。
當然,尊重正在養病的現任省委常委、專職副書記齊裕民是一方麵。
可另一方麵呢?楊劍猜測,整個省委常委班子,即將麵臨大調整。
楊劍深度分析過現在常委班子,組織部長高陽的去向基本明確,秘書長馬玉龍也會在來年跨省履新,外加專職副書記的位置也不可能一直空著。
因此,楊劍猜測,高層也在醞釀一次到位,爭取一舉調整完整個常委班子。
如果真是這樣,中組部的考察小組也快下來了,就是不知道會是年前還是年後了。
楊劍覺得,年前下來的概率大一些。至於理由,來年三月就是全國人大,新班子一起進京彙報工作嘛。
想通這裡麵的門道,楊劍也理解了李博文的急切。奈何這事兒就不是楊劍能參與的,他口頭承諾會把原話帶給陸書記,同時也懇請李博文密切關注袁華等人的動向。
走出李博文的辦公室,楊劍走進一號樓,直奔衛生間,點根香煙,三省吾身。
最近一段時間,楊劍忙到沒時間三省吾身,如今得到一絲空閒,又被李博文上了一課,楊劍打算好好反思一下自身的問題。
首當其衝反省自己與侯毅的關係,因為自己的親近之舉,讓侯毅產生了“自己人”的錯覺,進而開始亂放厥詞,才會造成今天的亂象。
對此,楊劍打算擇機澄清自己與侯毅之間的關係,甚至還會當眾潑去一盆冷水,讓侯毅好好清醒清醒。
至於袁華,楊劍真拿他沒辦法,甚至還有點欽佩他的勇氣。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楊劍覺得,不是任何人都有勇氣敢於改革的!
站在袁華角度,他沒有任何的問題。隻因華夏能有今天,正是因為有無數位的,像袁華這樣的慷慨赴死之輩,敢於直麵麵對改革的犧牲。
華夏的司法到底有沒有問題,楊劍也說不清楚,但他清楚的明白,袁華的初衷是為了完善司法,是為了嘗試出另外一條道路。
就像華夏從計劃經濟,改為現在的市場經濟一樣,總要有人站出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袁華錯了嗎?他的行動沒錯,可他的方向錯了!
而袁華的帶母赴任,與左中棠的抬棺出征,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彆,他們都報以赴死的決心!
楊劍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袁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他掏出手機,撥通了最高檢章舍的電話,響了好久才通,“章伯伯,方便說話嗎?”
“小楊啊,你說吧。”章舍的心情不錯,對楊劍也熱情了幾分,當然都是看在畢鳳琴的麵子上。
楊劍深知章舍的時間不多,便言簡意賅地講出袁華的所作所為,並對省高檢對林雲濤的決議,向最高檢的章舍作請示。
聽完楊劍的彙報,章舍大發雷霆道:“真是胡鬨!”
聞言,楊劍如釋重負,看來省高檢的決議,並沒有向最高檢作彙報。
這時,章舍說道:“我這就打給他!小楊,你繼續幫我盯著點他。”
章舍說完就掛,袁華是他最鐘愛的學生之一,他也不忍心袁華在錯誤的方向,越陷越深。
而楊劍則是希望章舍能夠罵醒袁華,至少不要在考察團返回盛京那天,當眾帶走林雲濤。
至於司法領域的改革,楊劍並不反對他們摸索,但也彆想在奉天省內做試點工作!
其實,省高檢的決議,隻要楊劍彙報給省委書記陸懷遠,以省委書記的權威,完全可以直接駁回。
但是,此舉會給陸懷遠留下乾預司法的汙點。因此,楊劍主動攬下這份臟活,甚至都沒有彙報與報備。
如今也差不多乾完臟活了,楊劍打算回去繼續療養身體了。可剛要發動汽車,紀委書記方天明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於是乎,暴露行蹤的楊劍,隻能不情不願地走進省紀委的辦公樓,來到紀委書記方天明的麵前,“方書記,您找我?”
“坐下說。”方天明指指麵前的座椅,秘書遞來一杯熱茶,然後便識趣地出屋了。
“身體康複了?”方天明難得關心楊劍一句。
“差不多了。”楊劍沒敢把話說死,萬一又要指派工作呢?
“怎麼?嫌棄身上的擔子重了?還是又對組織有看法了?”方天明饒有興致地問道。
楊劍頓時頭大,連忙開口求饒:“方書記,您就彆為難我了吧,我哪敢有什麼看法啊?組織讓我乾啥我就乾啥!”
“那組織命令你現在就回去工作,你去嗎?”方天明追問道。
“去!我現在就回專案組報到!”楊劍爽快應下,起身就要“逃跑”。
方天明喊停楊劍:“坐下!讓你走了嗎?”
“是。”楊劍悻悻地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