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這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且每個人都無法逃避。
而對於楊劍來說,他並不會因為齊裕民的“落葉歸根”而過度傷心,畢竟這是人生的自然規律。
然而,儘管楊劍能夠理智地看待這一切,但內心深處仍然難免會有一些傷感。
他看了一眼時間,發覺即將一點整了,陸懷遠和劉秋已經談了四十多分鐘,應該也差不多要結束了。
於是乎,楊劍決定先清理一下辦公室,讓煙味兒快點散出去,免得彆人總說自己的煙癮大!!!
在清理辦公室的過程中,楊劍並沒有完全專注於手中的勞作,他的一部分注意力,始終放在省委書記辦公室的動靜上。
果不其然,幾分鐘後便傳來了開門聲,楊劍第一時間迎上去,“劉市長。”
劉秋的神情,明顯有點沉重,“打攪了,下次再來。”
說罷,劉秋微微頷首,然後便向著樓梯口出去,他有太多的“消息”需要找個沒人的地方去“消化”。
楊劍非常理解此刻的劉秋,如果換成是自己,估計全會掛在臉上,畢竟事關後半輩子的抉擇,就好比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走進陸懷遠的辦公室,楊劍輕手輕腳地打掃衛生,陸懷遠的水杯是滿的,應該是劉秋主動倒的,陸懷遠沒喝。
茶幾上的煙灰缸裡有兩根煙頭,一支抽到了煙屁股,一支隻抽了一口。
看位置就是知道劉秋隻敢抽一口,而陸懷遠卻抽完了整支。
“小楊。”陸懷遠突然開口,楊劍急忙轉身,“老板,您說。”
“你給後勤打個電話,再增派一組人手去接裕民書記吧。”站在窗口處的陸懷遠,眺望著院內的車隊,淡淡道。
“是!”楊劍連忙掏出手機,當場翻找省委機關後勤處的電話,當麵傳達出來自省委書記陸懷遠的特殊指示。
掛斷後勤處的電話,楊劍走到陸懷遠的身旁,輕聲試探句:“陸書記,您還有其他的指示嗎?”
聞言,陸懷遠微微搖頭,他是在粵東考察的時候,才得知齊裕民的大限將至了。
聞訊,陸懷遠第一時間打給齊裕民的主治醫師,也是陸懷遠幫齊裕民介紹的權威專家。
主治醫師明確告訴陸懷遠,齊裕民撐不過今年的春節了。
隨後,陸懷遠又打給了齊裕民家人,並向黨中央作了特殊彙報。
最後,黨中央充分尊重齊裕民同誌的要求,準許齊裕民同誌轉院,返回奉天老家,保守治療。
為此,奉天省委臨時成立一個特彆小組,省委書記陸懷遠任組長,省委副書記、省長楚大山任副組長,其餘省委常委均為組員。
而這個特彆小組,隻有一項任務,貫徹落實黨中央的特彆指示,竭儘全力地照顧齊裕民同誌。
楊劍並不清楚,黨中央為何會這麼關注一位副省級的乾部。
陸懷遠給出了答案:“楊劍,裕民同誌是黨的孩子,他的父母都是東北抗聯的烈士,也是最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