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講】_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要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六十二講】(1 / 1)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138頁。我們這一科講到醜二,釋迦親說。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難尊者的疑惑。阿難尊者的疑惑有兩點:第一個就是在修學的處所當中,應該以什麼來當作對治的處所才是最好的處所?第二個,在對治煩惱過程當中,它的次第是如何?佛陀這一段主要是回答修學的處所。它主要的觀念是說,使令我們生死輪回的就是六根,而使令我們安樂妙常的也是六根。說是起惑造業的是它,但是返妄歸真的也是它。

那麼這一點,蕅益大師在注解當中有提出他的看法。他說本經的修學,就在我們的身心世界,所謂六根、六塵、六識當中,選擇六根當所觀境。它的理由是什麼呢?因為六根基本上有強大的主導性:第一個,六根對外攀緣六塵。它也可以攀緣,也可以不攀緣,它有主導性。第二個,六根向內能夠啟動六識。它也可以啟動,也可以不啟動。所以,這個六根身為六塵、六識的中間,是一個最好修行的處所。

我講實在話,我們修行的功夫,好壞是一回事;你修行的處所選錯了,那你真的是日劫相倍。比方說,你同樣的功夫念佛持咒,但是如果你的處所選在六識——我們一般學唯識學,煩惱都是到了“識”的時候才對治,其實都太慢了,所以你就是事倍功半。你看那個煩惱火,我們可以試試看。你那個火剛開始燒的時候,你馬上撲滅,很容易撲滅,一小杯的水就把它撲滅了;這個火已經燒了好幾棵樹了,你就更難撲滅;要是燒得整個森林大火,你沒辦法撲滅的。所以這個對治煩惱,為什麼要選擇圓通的本根?就是掌握先機嘛。到了六識再來對治煩惱,這個不是圓頓止觀,這叫做漸次止觀,時間慢、花的時間多、效果差。但是如果你能夠根據本經的方法,舍識用根,在六根的時候就守住了,你經常注意六根——見、聞、嗅、嘗、覺、知,那麼這個時候你的成佛速度會比彆人快很多很多。同樣的用功,但是你的進步會比彆人快很多。這個就是處所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到這個地方,佛陀已經把整個修學的處所定下來,也就是以六根當所觀境,整個圓頓止觀的所觀境。當然後麵會講詳細,其實六根還很廣,你還要選擇。比方說耳根、意根,六根當中還要選擇。

卯二、偈頌分二:辰一、頌說法門;辰二、頌歎法門

佛陀前麵是用長行文來把所謂的六根門頭染淨不二的道理講得很清楚了,這個時候佛陀再用偈頌的方式說一遍。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頌說法門,第二個是頌歎法門。

辰一、頌說法門分二:巳一、重頌;巳二、孤起頌

頌說法門,就是以偈頌來宣說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這地方有兩段:第一個是重頌,第二個是孤起頌。重頌就是說,這個經文的道理前麵說過了,再用偈頌說一遍。孤起頌是說,這個道理前麵沒有說過,佛陀用偈頌把它表達出來。

巳一、重頌分二:午一、頌近文顯性以為修本;午二、頌前文示修以合妙性

首先我們看巳一,重頌。重頌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頌近文顯性以為修本”,第二段“頌前文示修以合妙性”。

午一、頌近文顯性以為修本

【圖一】

這個“午一”就是以偈頌的方式來表達“近文”。這個“近文”指的是什麼呢?就是前麵的長行文,講到六根門頭染淨不二的道理,來開顯眾生的性德(性德就是我們講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或者講現前一念心性),以為修學三昧的根本。所以這個地方這一段是顯性德,下一段顯修德,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現在開始要講修行。前麵這個長行文講這麼多,就是在講修行的處所。我們把處所找到了,知道從哪一個地方殺賊是最快把賊殺掉的。那麼應該怎麼殺呢?這個地方佛陀正式講到修學對治煩惱的方法。

講到方法之前,先講第一個,性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雲何見所見。

釋迦牟尼佛講完了長行文之後,佛陀又重新把這個道理以偈頌的方式再宣說一遍。

這個偈頌,古德的注解上說有三種的含義。為什麼講完長行要講偈頌呢?因為有些道理意猶未儘,所以必須用偈頌再加以補充;第二個,對於後來的眾生,能夠再一次地聽聞。佛陀在講這一段長行的時候有些人沒有聽懂,或者他沒有到來,這個時候佛陀用偈頌再講一次,讓他能夠再次地聽聞;第三個,對於好樂簡略的眾生容易憶持。因為偈頌文簡意賅,辭約理富,所以對於末法好樂簡略的眾生,他能夠把這個憶持下來,不斷地背誦,就能夠產生修觀的效果,有這種容易憶持的效果。

我們看偈頌,這當中有兩大段:第一個講到性德的如實空義。如實空當中分兩段:第一個講到離言真如,第二個講依言真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蓑衣客 唯我獨法:東京奇幻日常 青春手冊三部曲 退婚聖女?反手封聖大喬小喬 化龍訣 穿成炮灰小師妹後被反派攻略了 萌寶通獸世,上交自己帶飛祖國 日常模擬與蝴蝶效應 女大三千位列仙班 我的孝心變質了